文档详情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

发布:2020-12-16约4.11万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最新中考语文诗歌鉴赏 +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 ( 含答案 )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南湖早春 ①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释】 ① 南湖:彭蠡湖,即鄱阳湖。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公元 817 年),当时作者 被贬谪为江州司马。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首联呈现了一幅清新明澈的画卷:暖风吹回,云彩散开,雨止天晴,阳光返照早春的鄱阳湖岸。 颔联描绘了一幅杏花漫野、湖水阔远、水苹茂盛的美丽图景。 颈联描写大雁低飞,略显慵懒、笨拙,黄鹂出展歌喉,舌涩口拙,尚不能婉转高歌之态。 尾联间接抒情,点明诗人心情消沉郁闷的根本原因是衰老多病。 (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颔联中色彩对比鲜明,红绿相映,是早春时节最富特征的景色,也是这幅画中不可缺少的点缀。 前三联都是写景,先动后静,动静相生,使全诗视觉与听觉。动景与静景相映成趣。 诗歌着重选取了山杏、水苹、白雁、黄鹂这些颇具江南风情的意象,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南湖早春的神韵。 诗歌以乐景衬哀情,用明丽动人、生机勃勃的南湖早春美景反衬了诗人内心的深切悲哀。 【答案】 ( 1) D 2) B 【解析】 【分析】( 1) D 项错误。应为:直接抒情。 ( 2) B 项错误。应改为:前三联都是写景,首联先动后静,动静相生。颔联是静景,颈联 是动景。全诗视觉与听觉。动景与静景相映成趣。具体分析为:首联 “风回云断雨初晴 ”描 绘了春风吹散阴云的动景, “返照湖边暖复明 ”描绘了风回云断雨初晴的静景,动静结合描 绘南湖雨后阳光翻找的优美景色;颔联诗人运用 “红 ”借代红花, “绿 ”借代水苹的绿叶,描 绘南湖早春万物萌发生机的优美景象。是静景;颈联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 成”“白 ”、 “黄 ”色彩对比鲜明,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是动景。 故答案为: ⑴ D; ⑵ B。 【点评】 ⑴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描写的景物即可,一般用原诗词中的词语回答即可; ⑵ 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并 合 句体会 歌的表 手法。 2. 下面 歌,完成 目。 假如我是一只 , 我也 用嘶 的喉 歌唱: 被暴 雨所打 着的土地, 永 汹涌着我 的悲 的河流,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 , 和那来自林 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 ——然后我死了, 羽毛也腐 在土地里面。 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 我 土地 得深沉 ?? 1938 年 11 月 17 日 (1) 首 写于全面抗 开始后的 1938 年,当 日 攻占了 北、 、 南地区,中 国人民 起抵抗。 人在 国土 、民族存亡关 , 祖国的 ________和 侵略者 的________写下此 。 歌用一只 生死眷恋土地作比 ,表达 ________的情感。 ( 2 ) 歌,理解 歌运用的象征手法。 “被暴 雨所打 着的土地 ”“悲 的河 流”“激怒的 ”“温柔的黎明 ”各有什么象征意 。 ( 3 ) “ 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 我 土地 得深沉 ??” 你 句 的理 解。 ( 4)在国家危 之 ,像《雷 》《我 土地》都曾激励无数志士 起救国。 “ 什 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 我 土地 得深沉 ??” 精粹的 言几乎众所皆知。你 知道哪些脍炙人口的 国名句? 写两句。 【答案】 ( 1) (或 );痛恨(或仇恨); 人 祖国的 (或 人愿 祖国母 奉献一切) 2) “被暴 雨所打 着的土地 ”象征正遭受苦 的祖国大地; “悲 的河流 ”“激怒的 ”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 的反抗精神; “温柔的黎明 ” 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3) 人自 自答,直抒胸臆,以 “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的情状,烘托出了他那 真 的 国心。 (4) ① 人生自古 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② 天下 亡,匹夫有 。 【解析】 【分析】( 1) “我也 用嘶 的喉 歌唱 ”。在炮火 天、国运危急的 刻, 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 也要 力抗争,用自己的歌喉 出不屈的声音。 使人 想到 “国 家 亡,匹夫有 ”。 “嘶 的喉 ”, 我 看到 是一只 受磨 的 ,它的歌声,是用整个生命 出的。 人在 国土 、民族存亡关 , 祖国的 和 侵略者的仇 恨写下此 。 歌用一只 生死眷恋土地作比 ,表达 人 祖国的 的情感。 人在借一只 受磨 的 “ ”的形象表 自己的 患意 ,和他 多灾多 的祖国的博大深沉的 。根据以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