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一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ppt

发布:2017-06-13约1.83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一、实验原理 1、核酸的分类 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中。核外也有少量DNA,如线粒体DNA(mtDNA),叶绿体DNA(cpDNA),质粒DNA。 RNA 存在于细胞质中,如mRNA, rRNA, tRNA等。 除上述DNA,RNA外,还有非细胞形式存在的病毒和噬菌体,其或只含DNA,或只含有RNA。 分离纯化核酸总的原则: ①应保证核酸一级结构的完整性; ②排除其它分子的污染。 核酸纯化应达到的要求: ①核酸样品中不应存在有机溶剂和过高浓度的金属离子; ②其它生物大分子的污染应降低到最低程度; ③排除其它核酸分子的污染。 2、核酸制备的一般原则 核酸制备的步骤: 破碎细胞 提取 纯化 细胞破碎 机械方法: 超声波处理法、研磨法、匀浆法; 化学试剂法:用SDS处理细胞; 酶解法: 加入溶菌酶或蜗牛酶,破坏细胞壁。 DNA提取 SDS(十二烷基硫酸钠 )法 :SDS是有效的阴离子去垢剂, 细胞中DNA与蛋白质之间 常借静电引力或配位键结合, SDS能够破坏这种价键。 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法 :CTAB是一种阳离子去垢剂,它可以溶解膜与脂膜,使细胞中的DNA-蛋白质复合物释放出来,并使蛋白质变性,使DNA与蛋白质分离。 DNA纯化(去杂质) 蛋白质: 常用苯酚:氯仿:异戊醇(25:24:1)或氯仿:异戊醇(24:1)抽提。 RNA :常选用RNase消化 ,或是用LiCl来消除大分子的RNA。 酚类物质: 提取液中加少量巯基乙醇,选取幼嫩的材料。 多糖: 提取液中加1%PVP。 核酸提取的一般过程 核酸样品的保存 温度: 4℃(5℃)最佳和最简单 -70℃是长期保存的良好温度,为一次性保存 -20℃保存 保存介质: TE缓冲溶液(最常用) 10mmol/L Tris-Cl pH8.0 1mmol/L EDTA pH8.0 二、材料、设备及试剂 菌种 :大肠杆菌DH5α 设备 :eppendorf管、微量取液器(20μl,200μl,1000μl), 台式高速离心机, 涡旋振荡器,水浴锅( 37℃ 、60 ℃ ) 试剂:LB液体培养基 、无水乙醇、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 1、细菌 37℃ 过夜培养,取1ml培养物 12000rpm 室温离心 1min。 2、沉淀物加入180ul TE缓冲液,充分重悬细菌;再加入20ul 50mg/ml溶菌酶,混匀后于30℃温育10min。 3、12000rpm 离心 5min, 弃上清后加入200 ul Buffer BTL,漩涡震荡悬浮细胞。 4、加入25ul 蛋白酶K溶液,振荡器混匀,于55℃温育30min,每隔10min 漩涡震荡一次。 5、加入220ul Buffer BDL,颠倒混匀,于65℃温育10min。 6、加入220ul 无水乙醇,以最大速度漩涡震荡20s。 7、转移样品至DNA 纯化柱中,纯化柱下端安装2ml收集管,12000rpm离心1min使DNA结合在纯化柱上,弃去收集管。 8、将DNA纯化柱安装到新的2ml收集管中,加入500ul Buffer HB,12000rpm离心1min,弃去滤液。 9、DNA纯化柱中加入700ul DNA Wash Buffer,12000rpm离心1min,弃去滤液。 10、重复步骤9一次。12000rpm离心2min,干燥DNA纯化柱。 11、将DNA纯化柱转移至1.5ml EP管中,加入50ul 预热(65℃)的Elution Buffer, 室温放置3min,12000rpm离心1min。 三、操作步骤 四、注意事项——材料准备 最好使用新鲜材料,低温保存的样品材料不要反复冻融 四、注意事项——细胞裂解 材料应适量,过多会影响裂解,导致DNA量少,纯度低 针对不同材料,选择适当的裂解预处理方式: 植物材料--液氮研磨 动物组织--匀浆或液氮研磨 组培细胞--蛋白酶K 细菌--溶菌酶破壁 酵母--破壁酶或玻璃珠 高温温浴时,定时轻柔振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