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手术配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手术配合
郑鸣薇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手术室 110013)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3-0327-02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术中配合与护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87例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手术配合经验。结果 87例患者83例成功取石,结石清除率95.4 %。结论 术中密切配合,做好肾造瘘管及输尿管内支架管的护理及知识宣教至为重要。
【关键词】内镜手术 经皮肾取石术配合 护理
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是一种新的治疗肾结石的微创手术,该手术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逐步为患者所接受。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共开展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87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将护理配合及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性53例,女性34例;年龄31~72岁,平均52.7 岁。腹部X线平片测量结石大小:纵径2.2~7.2 cm,横径1.8~6.1 cm。
2 术前准备
2.1 术前一天巡回护士做术前访视,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各种检验结果、有无特殊感染、医生对手术的特殊要求等。与患者耐心交谈,讲解手术优点,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2.2 器械物品的准备 膀胱镜一套、经皮肾镜一套、肾穿刺针、筋膜扩张器及配套Peel.away鞘、斑马导丝、输尿管导管、双J管、超声弹道碎石机、显像系统一套、B超、灌注泵、3000ml装NS及Y型灌注管。术前准备好所有用物,确保术中使用的物品齐全性能良好。
3 手术方法
3.1先取截石位,经尿道插入膀胱镜,直视下向患侧输尿管逆行插入导丝。将输尿管导管沿导丝逆行推至结石下方,退出导丝。留置16F伏雷氏三腔导尿管,并将输尿管导管与尿管妥善固定。
3.2改行俯卧位,突出腰部,以减少术中肾脏移动范围。超声定位穿肾中盏或肾下盏。穿中后经穿刺针插入硬性扩张导丝,使用塑料扩张器,建立经皮肾取石通道。
3.3肾镜通过通道进入肾集合系统,直视下利用气压弹道碎石机粉碎结石。在手术过程中,除使用高压泵灌注外,还应不断快速地经输尿管导管逆行注水,将粉碎的结石碎片经套鞘冲出。最后顺行插入双J内支架管,位置满意后,经套鞘插入肾造瘘管。
4 巡回护士配合
4.1 建立上肢静脉通路,先取截石位置管后将患者改为俯卧位,分别于头面、腋下、肋缘下、两髂骨间各垫1块软垫,保持卧位舒适,呼吸通畅。术侧腰部应垫高5-10cm,以便操作。
4.2连接好摄像镜头、灌注泵、气压弹道碎石装置、吸引器等。电子摄像系统和B超一般位于手术部位的对侧。超声弹道碎石机和水泵位于患侧,无菌器械台位于床尾。术中准确联接各种仪器,调节摄像系统的明亮度;调整液压灌注泵的流量、压力。流量和压力太小(流量低于200 ml/mln,压力低于13.5 kPa),常会造成肾镜视野不清,影响器械操作,而流量和压力过大(流量超过400ml/min,压力超过27.0 kPa),又会造成结石被灌洗液冲击,使其位置不易固定,而不利于取石。随时更换灌注液,将NS加热至37℃作为灌洗液,以减少机体温度的过度下降,不致使病人出现寒颤。
4.3手术安全管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为保持内窥镜视野的清晰,需要大量的脉冲灌洗液,这些脉冲灌洗液流入肾脏周围组织时会被机体吸收,如果吸收的灌洗液量很大,则对机体的水、电解质内环境平衡的维持有严重的影响,造成水中毒及低钠血症[1]。由于肾血管特别丰富,出血是经皮肾镜取石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术中必须密切观察患者出血情况。经皮肾镜手术须采用截石位和俯卧位,摆放体位时要避免对患者肢体的过度牵拉或挤压,以免损伤神经和肌肉,确保病人的安全和舒适度。
4.4手术结束,保留好结石,安全搬动患者,避免尿管、造瘘管过度牵拉。按顺序关闭电源,排出压缩机的残余气体,使压力降到0,可以使气压弹道碎石机的阀门不易老化。将机器放回指定位置。
5 洗手护士配合
5.1提前15分钟洗手,将各接头正确连结,再次检查器械有无损坏。
5.2常规术野消毒。协助医生在B超引导下,于第11肋间肩胛下线与腋后线之间用18号肾穿刺针预定肾盏,当穿入肾集合系统内拔出针芯见到尿液后,置入斑马导丝,按由细到粗的顺序递筋膜扩张器沿导丝扩张,从F8开始,以后递增,扩张至F16时留置Peel-away鞘,换金属套管进一步扩张通道至F20,置入肾镜套针,沿套针置入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