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115例护理体会.doc

发布:2018-01-27约4.2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115例护理体会 马慧慧 夏亭 孟凡美 徐伟(邹城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山东邹城 273500) 【关键词】经皮肾镜 上尿路结石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258-02 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是一种微创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方法,是在肾镜直视下借助碎石器械达到去除结石,解除泌尿系梗阻的一种新技术和治疗手段,手术成功率高、创伤性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对肾脏功能影像很小[1],随着腔道手术的发展,腔内碎石已经成为多数尿路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案[2]。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输尿管上端结石已在本科普遍开展。自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本科应用第四代瑞士EMS超声气压弹道碎石系统治疗上尿路结石115例,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上尿路结石患者115例,男性82例,女性33例,年龄23—71岁,平均47岁。单侧肾结石患者57例,双侧肾结石患者12例,输尿管上端结石46例。 1.2 手术方法 全身麻醉下,患者取截石位,应用输尿管镜向患侧输尿管植入F5输尿管导管,后改健侧卧位,抬高腰桥使腰部平直,取腋后线11肋间、12肋下附近为穿刺点,在B超引导下采用穿刺针通过肾后外侧穿刺入肾集合系统,去除针芯确定穿刺成功后置入钩状导丝,应用筋膜扩张器沿导丝从F8开始,以F2递增,扩张至F16,置入剥皮鞘,后应用金属扩张器扩张至F24,置入肾镜鞘,置入经皮肾镜后,在液压冲洗泵灌注下行超声气压弹道碎石并负压吸引取出结石,术毕放置双J管4周,留置F14肾盂造瘘管7—10d。 1.3 结果 本组115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1例转开放手术。术后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血尿,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拔管后未出现腰痛、发热、泌尿系感染等情况。手术时间为30—120min,平均时间55min,住院时间5—14d,平均8d。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辅导 患者术前普遍对手术存在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同时,PCNL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术,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方式不了解,存在疑问。针对此心理特点,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手术方式,使其了解腔内碎石新技术的优越性,详细介绍手术方法及过程,各种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注意事项,说明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相应处理方法,并可请同类手术患者现身说法。对患者疑难困惑的问题耐心解释,消除患者焦虑紧张的心理,增强对手术的信心。 2.1.2 术前准备 (1)术前协助患者完善各项相关检查,如血及尿常规、尿培养检查、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肺功能等检查;(2)B超、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或逆行肾盂造影等了解结石病情;(3)术前完善备皮、合血、药物皮试等准备;(4)术前禁食12h,禁饮水6h,并完成术前清洁灌肠准备;(5)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将血压、血糖控制在适宜手术范围内;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患者应停药2周;存在尿路感染患者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无感染患者可术前30min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6)对患者进行体位训练,以适应术中体位需要;(7)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以预防术后尿潴留和便秘发生。(8)术前指导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预防术后肺部感染和肺不张。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监测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后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尤为重要,PCNL术后患者因穿刺损伤导致大出血可能性大[3]。术后24小时应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呼吸及循环系统情况。了解术中患者情况,了解术中输液量及出血量,若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情况时,需警惕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可能。 2.2.2 一般护理 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平卧期间协助患者活动双下肢,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术后禁饮食,待胃肠功能恢复后可进流质饮食,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术后多饮水以增加尿量,促进结石排出并预防感染。术后卧床休息3—5d,引流管颜色清亮后可逐渐下床活动,活动量需由小到大逐渐增加,若引流液出血增多则需减少活动多休息。 2.2.3 术后留置管道的护理 2.2.3.1 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护理 术后留置导尿管是导致尿路感染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因此预防尿路感染是护理的重点。妥善固定导尿管,其高度不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