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体外超声碎石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体外超声碎石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分析
姬生宪 (徐州矿务集团第二医院 221011)
【摘要】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体外超声碎石术是一种相对前沿的针对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方法,随着这种技术在临床的不断普及,各种研究报道日益增多,文章总结近几年所发表的各类临床报道,选择可信度高的文章,加以总结和整理,以便更好的的为临床服务。
【关键词】经皮肾镜 气压弹道联合 体外超声 结石
传统的治疗尿路结石的开放手术存在创伤大、出血量多、住院时间长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缺点。21世纪以来,伴随着穿刺器械的改进普及和尿路结石术中定位方法改变,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体外超声碎石已成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方法[1],本文通过总结近几年来的相关研究以及文献报道,现将该手术的有关报道总结如下。
1.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体外超声碎石清除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特点
在此技术在临床上普及之前,临床上较常用的治疗尿路结石的治疗方法为体外超声碎石和气压弹道碎石,二者在临床上取得一定疗效的同时还有各自的缺点:体外超声碎石治疗虽可击碎和清除结石但对硬度较大的结石碎石效率较低;而气压弹道碎石术虽然使碎石效率提高,但不能有效清除结石,使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据李建兴[2]等学者的研究发现应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体外超声碎石清石系统将高效能超声碎石气与压弹道碎石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碎石清石效率,缩短手术时间且装置中的主动负压吸引装置使肾集合系统保持低压状态,减少了细菌感染的机会[3]。
2.在体外超声引导下建立经皮肾镜工作通道
是施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的最重要步骤之一是能否建立理想的经皮肾镜工作通道。B超检查可明确肾脏的结构、肾皮质的厚度、结石与局部肾盏的关系等资料,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等优点,可建立与肾脏距离最短的到时候工作通道,最大限度的处理结石。据张氏[4]报道其在超声引导下建立经皮肾镜通道均一次成功,还避免了因多次进行肾穿刺造成的组织损伤[5]。
3.该手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适用于鹿角状结石、异位肾结石、海绵肾结合、多发性结石等复杂性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以及碎石术后无法自行排出体外的结石。对于合并心肺严重功能障碍而不能耐受手术者以及严重凝血机制障碍或不能取侧卧位或俯卧位者忌采用此法治疗。
4.并后发症的防治
4.1严重出血:出血包括术中和(或)术后严重出血,这是经皮肾镜取石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与手术过程中能否建立理想的经皮肾镜的工作通道有密切关系。采用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明显减少了镜体、碎石器械进出工作通道,加上主动负压吸引,使视野保持清晰,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
4.2术中损伤胸膜导致血气胸:这多见于肾上盏穿刺、多通道穿刺及因各种原因导致肾脏的位置改变时。应在B超引导下,避免损伤胸膜,引起血气胸,一量出现上述并发症,应及时与相关工作人员有效沟通,及时对症处理。
4.3术后高热和感染性休克:术后患者因体内释放爆炎性介质导致体温常常轻、中度升高。此外,因外科操作不规范和结石破碎能引起菌血症,术后出现发热,必须考虑到内毒素血症和菌血症可能。实践证明,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菌血症的发生率高达37%[6]。因此临床上在实施此治疗方案时就规范操作,并在围手术期以术中术后应用抗菌药物治疗。
5.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体外超声碎石方法的优势
与传统手术相比较而言,经皮肾镜取石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了对组织器官的损伤,使住院时间缩短,提高结石清除率,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的结石的相对理想治疗方案。2001年,瑞士EMS公司将气压弹道碎石与超声碎石清石方法结合起来,推出了第三代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机,气压弹道碎石可迅速击碎结石,超声碎石清石设备具有强大的吸附功能,可将结石迸一步击碎并吸出体外,二者可单独使用或者联合应用。碎石过程中肾脏始终处于常压或轻微负压状态,从而避免了由于肾内高压冲洗可能导致的返渗及感染的危险。据孙家庆、王军起等[7]人的研究报道,其所选取的35例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均穿刺成功,碎石清石时间平均110 min,结石取净率85.3%,均明显优于开放手术。
综上所述,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体外超声碎石的治疗方案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治疗效果理想、并发症少、高效安全等优点,可以在治疗结石的同时保护肾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卫国,金伟红.双侧输尿管结石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腔内处理.中国内镜杂志,2003,9(4):7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