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如何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如何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张欣雷(雷波县城关小学 四川 雷波 616550)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 下面是个人看法供参考。
1.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习动机水平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基础素质水平和个性发展水平为目的的教育。师要教会学生做人,使他们在学习中感悟人生,从而慢慢成长为具备二十一世纪的人所应有的素质是教育的首要任务。要使学生人人都认识到,在学习上没有什么坦途可走,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在学习文化科学的道路上想求轻松,毫无负担,是不现实的。结合教学内容,介绍我国古今数学家的光辉成就和崇高爱国的事迹是极好的教材,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结合“圆周率”的教学,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的大数学家祖冲之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3.1415926-3.1415927之间,并把这项世界纪录保持了1000年。教学“数的整除”时,介绍当代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如何摘取了“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桂冠等,使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感染和熏陶,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而鞭策学生树立雄心壮志,以此来更加勤奋地学习。为了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师要灵活地、综合地选择与使用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激发学习动机,发展心理需要,使学习心理呈现出“我想学习、我要好好学习”的良好习惯。这样教育效果才会越来越好。
2.注重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思考、发现、应用、创造数学知识;在教学中,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讲,而对于在预习中已弄懂的内容可通过听讲来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与师讲解之间的差距、看问题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种好些;课后复习—学生可先合上书本将所学知识归纳。同时,师还应加强对书本例题的剖析和推敲,研究每个例题所反映出的原理,分析解剖关键所在,思考这类例题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提问,把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稍作变化又有什么结果,解题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又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已有的知识,这类题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求解等。数学教学的关键不在改变数学知识本身,而是要改变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要有先进的思想意识,要不断地将教学内容结构化,不断地将结构化的知识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学生只有掌握了数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结构,才会做到以一贯十,触类旁通。
3.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数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师在备课,授课,辅导这几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让全体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增强,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分析思路宽广,知识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通过实际量长、宽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拿身边一个长方形的物件来量,用三角板的直角度量长方形的各个角,然后归纳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找出长[正]方形的共同本质属性: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有相等的四条边,四个角都是直角,通过比较,从而得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最后再通过直观演示,在方格中画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巩固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动脑,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这样以学生为主体,就要遵循认知规律,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
4.重视学具操作,培养思维能力
思维是从动作开始,内容的抽象性是数学的一大特点,具体性是儿童思维的一大特点,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存在着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性之间的矛盾,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都在不断地从具体向抽象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是小学生思维发展的最基本的特点。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实际操作,丰富学生的表象,为分析综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