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与“合作”是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真正体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竞争”与“合作”是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真正体现
桐木溪学校 肖冬梅
“素质教育”是一个大话题,内容广泛。但对于一个小学教师来说,如何在教学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又成了老师们的一个难题。时代需要的人才是具有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的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学校教育是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小学阶段的培养又是关键。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开的今天,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让学生勇于竞争,善于合作,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基础工程,很值得我们这些小学教师思考与探索追。下面说说本人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是如何探索的。
首先、创设竞争与合作的良好氛围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的前提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工作中,作为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积极营造竞争与合作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学习中勇于竞争,善于合作。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很少为学生形成竞争的良好氛围,学生的竞争意识差,不敢主动寻求竞争,不敢积极超越他人。即使自己某些地方比别人优秀,但就是没有胆量去向别人挑战。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教师必须为学生积极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学生竞争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勇于竞争,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全面的认识自己,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特别是学生的优点,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不断树立他们参与竞争的自信心。另外,要指导学生树立合理的努力目标,让他们通过一个个目标的实现,提高他们自身的竞争实力,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教师在多表扬、多鼓励、多指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进行竞争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要想不断提高竞争实力还必须要弥补自己的不足,而要弥补不足,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功,就必须善于与别人合作,用别人的优点弥补自身的缺陷。这样一来我们教师还必须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合作的氛围,引导学生学会善于与他人合作。在实际的工作中我认为首先要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之中,通过与他人合作,向别人学习,才能学别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我们就要鼓励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多给学生提供与同学自由交往的机会,不要过多地干预,让学生在自由交往中展现自我,不断完善自我,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做好铺垫。
其次、组织学生开展多种方式的竞争与合作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的载体
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那么还要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竞争与合作学习活动,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内化竞争与合作,从而不断形成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
1、多角度开展学习竞争活动,培养竞争意识
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他们自身都是自己的很好的竞争参照物,因而要指导学生学会与自我的竞争。比如:在语文学习当中,我们会有个别后进生,他们成绩差,他们自身就失去了学习自信心,更谈不上与别人竞争,因而我就鼓励他们与自我开展竞争,只要他们学习有了进步,那就证明他们在竞争中取胜了。又如:学习优秀的学生,他们有时也找不到竞争对手,因而他们也可以与自我展开竞争,从而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在与自我竞争的同时,为了使学生有明确的竞争对手,我们教师还可以帮助他们寻找恰当的竞争对手,从而使他们明确目标,加倍努力的学习,争取赶上或超过竞争对手。比如:对于语文水平中等的学生,我们可以为他们寻找水平相当的同学或水平更高的同学为他们的竞争对手。
在个体开展竞争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团体竞争,让他们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竞争更具有意义。这样一来,团体内的每一个成员,都会为集体的荣誉,全身心的投入到竞争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提高整体竞争实力。比如:语文活动中的“成语接龙”活动很适合分组竞争方式,通过竞争可大大提高学生成语积累水平。
2、全方位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
学生之间水平存在着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在语文学习中我们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取“一帮一”结队活动,让每个优等生与一名后进生结对子,让他们开展合作学习。让这些“小老师”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背诵成语、古诗词等。通过结对式的合作学习,后进生进步明显,这样一来班级整体成绩得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之间也有了合作意识,特别是互帮互助的意识,最终有利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为了使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合作学习活动之中,我们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更多的指导,让他们互相发挥自己的优势,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生拓宽了合作的范围与方式,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再次、将竞争与合作进行有机的结合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的关键。
竞争与合作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两者是互相渗透,又互相促进的,因而在实际的英语学习活动中,竞争与合作总是互相伴随的,竞争中离不开合作、合作中离不开竞争,我们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将竞争与合作进行有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