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单元 单元课题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总体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空气等方面的内容来建构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确信空气的真实存在,获取对空气的性质、组成及风的成因直观而生动的认识,同时更强烈地意识到空气是生命的要素,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自觉地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本单元在学习用多种方法认识水、固体和液体之后,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认识不容易直接感知的空气,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观察、实验、比较、推理、分析等方法探究事物的能力。
由于空气不同于其他有形物体,需要通过实验来间接觉察到它,因此,本单元各课大多是以实验感知、获取证据、分析推理、寻求答案的线索来呈现的。
本单元由四个部分的内容构成:
一、认识空气的性质。这些性质包括:空气无一定的形状、会流动、具有质量、要占据空间、容易被压缩等。认识空气的这些性质与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存在是交织在一起的,并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推理、比较、概括等能力的训练。
二、认识空气流动的规律。这部分内容包括:认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风形成的主要原因。通过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培养学生进一步运用感官、进行实验操作以及借助想象和推理认识自然事物的能力。
三、认识空气的主要化学成分。在前面认识空气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关于空气组成的初步、浅显的化学知识,为后面学习人的呼吸生理和空气的污染与保护准备相关的知识,同时继续对学生进行综合运用观察、实验、分析、推理等能力的训练。
四、认识空气对生命的意义,了解空气的污染与保护。在认识了空气性质和组成之后,这部分内容将引领学生关注自己赖以生存的空气环境,考察自己周围的空气质量,培养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能被压缩等性质。
2、知道压缩空气有弹性,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知道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热空气上升的原理。
4、知道地球表面空气的冷热不均是形成自然风的主要原因。
5、了解人类对热空气的应用。
6、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含氧气和二氧化碳。
7、知道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8、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
9、了解空气污染的含义、原因、危害及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
10、知道空气和水一样,也是生命之源,要防治空气污染
11、了解保护洁净的空气,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观察、实验、比较、概括等多种方法认识不易直接感知的空气。
2、能根据压“气垫”的感觉和观察,做假设,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4、用实验并借助想象、联想,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
5、继续学习借助其它物体觉察空气的认识方法。
6、学习用观察、实验、思考、阅读资料的方法分析空气的成分。
7、培养初步的化学实验技能。
8、学习用简易的方法考察当地空气污染的情况
9、学会小组调查、访问的方法,及总结调查数据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科学态度。
2、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体会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3、乐于亲近自然,有研究自然的欲望。
4、培养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
5、从身边的环境变化和动植物变化意识到空气对人类、全世界的重要性
6、体会到空气和生命是密不可分的,并能提出保护空气的建议。
7、意识到我们有责任呼吁大家一起来防治空气污染
【课时安排】
1、空气的性质 2课时
2、热空气和冷气 2课时
3、空气中有什么 1课时
4、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1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空气的性质(第一课时) 日期 第 周 月 日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用观察,实验,比较,概括等多种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能比较水和空气的异同。
3.知道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能被压缩等性质。
4. 知道压缩空气有弹性,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能做简单的压缩空气探究性实验。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空气的性质,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三、教学准备
水槽、透明的杯子、塑料袋、矿泉水瓶、气球 、注射器纸、细木棍一根等
??1. 现在,我们一起猜个谜语好吗?“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你的身边常围绕,动物植物都需要。”——(教师出示迷面,生猜。(展示一只空塑料瓶)瓶中有什么?
???3. 谈话:不错,谜底是空气。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关于空气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