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6_T 498-2018 婺源绿茶 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pdf

发布:2023-08-12约1.74万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 67.140.10 B 30 备案号:60324-2019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498—2018 代替 DB36/T 498-2006 婺源绿茶 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 Wuyuan green tea—Technological regulations for organic tea processing 2018 - 09- 07 发布 2019 - 02 - 01 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6/T 498—2018 前 言 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6/T 498-2006 《有机食品 婺源绿茶 加工技术规程》,本标准与DB36/T 498-2006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增加了“前言”;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修改了标准的总体结构,分为通则、鲜叶要求、加工厂、加工过程管理、婺绿名茶加工、婺绿 初制茶加工、婺绿精制茶加工等9 章节; ——增加了 “通则”,将06 版中的3.1.1 的内容划入本章中,增加3.2 条款; ——增加了“鲜叶要求”,将“鲜叶标准”指标修改后调整到本节4.2 “芽叶指标”,并增加了“基 本要求”、“鲜叶处理”和“盛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增加了“加工厂”的相关规定,规定了加工厂的基本要求、厂房和设施、污染控制等要求;将 06 版“要求”加工设备的内容修改后调整到本节 “加工设备及用具”; ——增加了 “加工过程管理”,将“加工人员”的相关要求,调整到本节6.4 “机构和人员”,将 “包装”、“贮藏”和“运输”要求纳入本章中,增加了标志、标签的规定; ——将06 版 3.7 将“加工工艺流程”内容分别调整到第7 章和第8 章; ——修改了 “婺源茗眉加工技术”,将“婺源茗眉加工技术”调整到第7 章“婺绿名茶加工”, 并重新梳理了婺绿名茶六大茶类的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 ——将 “婺源绿茶加工技术”更名为“婺绿初制茶加工”,并修改了工艺流程、精简了加工技术要 求; ——修改了“精制”部分,将“精制”部分单独作为一章“婺绿精制茶加工”,增加加工定级和半 成品(婺绿初制茶)原料拼合的要求,并对主要工艺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分路取料、车色、紧 门和拼配等工艺的技术要点; ——删除了3.3 “辅料”和3.4 “加工厂环境”中的条款。 本标准由上饶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婺源县茶业协会、婺源县茶业局、婺源县市场和质量监 督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普香、李文金、余新祖、程根明、程国新、朱永健、蔡海兰、汪学群、裘金 印、李琛、李延升、陈丽珍、王鹰、江建国、王文凤。 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6/T 498-2006。 II DB36/T 498—2018 婺源绿茶 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婺源绿茶有机茶加工的通则、鲜叶要求、加工厂、加工过程管理、婺绿名茶有机 茶加工、婺绿初制茶有机茶加工、婺绿精制茶有机茶加工。 本标准适用于婺源县行政区域内婺源绿茶有机茶的加工全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