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冀教版二年级下册《囫囵吞枣》WORD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2020年冀教版二年级下册《囫囵吞枣》WORD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囫囵吞枣”的由来。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目标 通过这个成语故事,使学生明白:学习时不能生吞活剥,对所学的知识不理解,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教学重难点: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囫囵吞枣”的由来。教学媒体:录音机、字词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游戏:成语接龙 2.引出课题 师:你们知道的成语真不少,其实每个成语都有一个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你们想听吗? 师讲故事(配乐) 3.听完了故事,你们想说点什么吗?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讲给大家听听。 学生们各抒己见,谈论听后的见解。 二、初读课文,理解词义 师:同学们的意见很多,也都很合理,可能有一部分同学对这个故事还不太了解,下面同学们亲自来读一读这个小故事吧。 师: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生:问同学、问老师、借助拼音、查字典等。 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读生字、读通课文。 (学生按要求读文识字。) 1.查生词 (先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指名学生读,然后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2.理解词义: 师:这些词语你们都会读了,那有没有不懂的? 学生提出不懂得词语,共同理解。 如:脾胃、益处、抓起、愣住、若有所悟、咽、嚼…… 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并为学生提供多种方法,如:动作表演,表情表演、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图片资料等。 3.检查读文情况: 按自然段指名学生读文,其他学生听后评议。 三、理解课文 1.提出问题: 师:这些词语你们理解的真好,词语是组成文章的最小单位,我们只有读懂了词语,才能真正读懂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用笔勾画读懂的地方。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交流读后的收获。 师:你们真了不起,老师还没有讲,你们就已经读懂了这么多,那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对于简单问题,当时利用学生资源给予解决,与文章中心有关的或共性问题,教师板书在黑板上,以便引导学生共同解决。 预设: (1)年轻人听了这家主人的话为什么愣住了? (2)年轻人想的办法真的是“两全其美”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 (3)为什么在场的人都笑得前仰后合?年轻人哪里可笑? 2.解决问题: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理解“囫囵吞枣”的含义。 随即指导感情朗读。 师:你们表现的真棒,不但自己提出了问题,还解决了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学了这个成语故事,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读课文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收获。 四、拓展延伸 积累词语: 师:这篇课文不但短小,但读起来却朗朗上口,现在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的成语,一会儿我们共同欣赏。 五、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附送:
2019-2020年冀教版二年级下册《小蝴蝶和毛毛虫》WORD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田字格内的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读好人物对话;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美丽;激发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文
今天我们来认识两种小动物,(板书“蝴蝶”、“毛毛虫”)发现了什么?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小蝴蝶和毛毛虫》,来具体了解小蝴蝶和毛毛虫的关系。
二、自读课文
1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并标出自然段。
2 指名朗读,随机学习字词。
三、再读课文,找出两者的关系(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
两种小动物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再读课文,去找一找。
汇报交流引导发现其发育过程:(板书:卵——毛毛虫——蛹——蝴蝶)
?
第二课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