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春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囫囵吞枣习题精选冀教版.doc

发布:2019-12-06约2.4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春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囫囵吞枣习题精选冀教版 一、我会读,我会写。 yǒu wù quán měi hòu hé 若( )所( ) 两( )其( ) 前仰( )( ) tūn xì màn 囫囵( )枣 ( )嚼( )咽 二、读拼音,再组词。 记住呦,它们可都是多音字! yān ( ) hǎo ( ) 咽 好 yàn ( ) hào ( ) 三、精彩回放。 1.今天,我学习了《囫囵吞枣》这篇课文,通过学习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少吃些( )对牙齿有好处,要是吃( ),会伤脾胃。吃枣对( )有益处,但吃多了会伤( ) 的。所以,吃什么东西都不能过多,要适量,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健康。 2.“囫囵吞枣”的本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二 一、 填一填。 黄黄的 ( ) 红红的 ( ) ( ) ( ) 黄黄的 ( ) ( ) 二、你能用“囫囵吞枣”说一句话吗? 三、读了这个成语故事,我明白了( )。 附送: 2019春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囫囵吞枣教学设计1冀教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囫囵吞枣”的由来。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目标   通过这个成语故事,使学生明白:学习时不能生吞活剥,对所学的知识不理解,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教学重难点: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囫囵吞枣”的由来。   教学媒体:录音机、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游戏:成语接龙    2.引出课题   师:你们知道的成语真不少,其实每个成语都有一个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你们想听吗?   师讲故事(配乐)   3.听完了故事,你们想说点什么吗?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讲给大家听听。   学生们各抒己见,谈论听后的见解。   二、初读课文,理解词义   师:同学们的意见很多,也都很合理,可能有一部分同学对这个故事还不太了解,下面同学们亲自来读一读这个小故事吧。   师: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生:问同学、问老师、借助拼音、查字典等。   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读生字、读通课文。   (学生按要求读文识字。)   1.查生词   (先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指名学生读,然后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2.理解词义:   师:这些词语你们都会读了,那有没有不懂的?   学生提出不懂得词语,共同理解。   如:脾胃、益处、抓起、愣住、若有所悟、咽、嚼……   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并为学生提供多种方法,如:动作表演,表情表演、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图片资料等。   3.检查读文情况:   按自然段指名学生读文,其他学生听后评议。   三、理解课文   1.提出问题:   师:这些词语你们理解的真好,词语是组成文章的最小单位,我们只有读懂了词语,才能真正读懂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用笔勾画读懂的地方。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交流读后的收获。   师:你们真了不起,老师还没有讲,你们就已经读懂了这么多,那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对于简单问题,当时利用学生资源给予解决,与文章中心有关的或共性问题,教师板书在黑板上,以便引导学生共同解决。   预设:   (1)年轻人听了这家主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