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金版教程】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 第二章 平面向量第32课时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检测试题 新人教A版必修4.DOC

发布:2017-09-03约1.5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金版教程】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 第二章 平面向量第32课时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检测试题 新人教A版必修4 一、选择题 1.已知作用在点A(1,1)的三个力F1=(3,4),F2=(2,-5),F3=(3,1),则合力F=F1+F2+F3的终点坐标是(  ) A.(8,2) B.(9,1) C.(-1,9) D.(3,1) 解析:F=(8,0),点A(1,1)为始点, 终点坐标为(8,0)+(1,1)=(9,1),故选B. 答案:B  2.用力F推动一物体水平运动s m,且F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则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 A.|F|·s B. F·cosθ·s C. F·sinθ·s D.|F|·cosθ·s 解析:F在水平方向上的力的大小为|F|·cosθ,故W=|F|·cosθ·s. 答案:D  3.一条河的宽度为d,一只船从A出发到河的正对岸B处,船速为v1,水速为v2,则船行到B处时,行驶速度的大小为(  ) A.v-v B.|v1|2-|v2|2 C.  D. 解析:如图,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和解直角三角形知识,可得|v|2=|v1|2-|v2|2. 答案:D 4.如右图,用两条绳提一个物体,每条绳用力5 N,两绳夹角为60°,则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 A.5 N B.5 N C.5 N D.10 N 解析:物体所受的重力=|F1|cos30°+|F2|cos30°=5×+5×=5(N). 答案:B  二、填空题 5.已知速度v1=(1,-2),速度v2=(3,4),则合速度v=(4,2). 解析:v=v1+v2=(4,2). 6.一条两岸平行的河流,水速为1,小船的速度为,为使所走路程最短,小船应朝与水速成135°角的方向行驶.解析:如图,为使小船所走路程最短,v水+v船应与岸垂直.又|v水|=||=1,|v船|=||=,ADC=90°,CAD=45°. 7.一个物体在大小为20 N的力F的作用下的位移为s,力F所做的功W=40 J,且F与s的夹角为60°,则位移s的大小为4 m. 解析:W=F·s, 40=20·|s|cos60°. |s|=4即s的大小是4 m. 三、解答题 8.两个力F1=i+j,F2=4i-5j作用于同一质点,使该质点从点A(20,15)移动到点B(7,0)(其中i、j是x轴、y轴正方向上的单位向量). 求:(1)F1、F2分别对该质点做的功; (2)F1、F2的合力F对该质点做的功. 解:(1)=(-13,-15), WF1=F1·=-13-15=-28(J), WF2=F2·=4×(-13)+(-5)×(-15)=23(J). (2)F=F1+F2=(5,-4), WF=F·=-5(J). 9.某人在一条河中游泳,河水的流速为3 km/h,此人在静水中的游泳速度为4 km/h. (1)如果他径直游向河对岸,他实际是沿什么方向前进?速度大小为多少? (2)他必须朝哪个方向游才能沿与水流垂直的方向前进?实际前进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解:(1)如图,设水流速度为,此人游泳的速度为,以、为邻边作矩形OACB,则此人的实际速度为=+. 由已知,||=3,||=4,由勾股定理,得||=5,且在RtOAC中,AOC≈53°8′. 故此人实际是沿与水流方向的夹角为53°8′的方向前进,速度大小为5 km/h. (2)如图,设水流速度为,实际游泳速度为,实际前进速度为, 则+=,四边形OABC为平行四边形. 据题意,,||=3,||=4, 则在RtAOB中,||==. cosBAO=,BAO≈41°25′. 故此人应沿与河岸夹角为41°25′且逆着水流的方向前进,实际前进的速度大小为 km/h. 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