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幼儿园优质教案设计:谁咬了我的大饼.docx

发布:2021-01-17约1.74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班主题活动 活动的题目:谁咬了我的大饼 一、活动由来: 在孩子们中午吃水果时,我听到有的孩子说“看,这是我在苹果上咬的牙印”,因为这一个声音纷纷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看我的牙印”。孩子们对牙印有了很大的兴趣,所以我找到了《谁咬了我的大饼》这一绘本故事。在去寻找谁咬了小猪大饼的过程中发现每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牙印,并能一同帮小猪去询问小动物,一起说说、猜猜、讲讲体验活动的有趣。 二、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并理解画面内容。 2、会说故事中语句表述重复句“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不是我,你 看” “恩, 果然不一样”,感受重复句交流的乐趣。 3、在活动中能认真倾听他人讲话。 三、活动重点、活动难点 活动重点:能清楚的表述重复句“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不是我,你 看” “恩,果然不一样” 活动难点:能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是谁咬了大饼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手偶、头饰 经验准备:认识并能说出动物的名字,具备一定的语言描述能力。 活动过程: 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师:今天陈老师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先请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出示视频,理解故事内容。 回忆故事,讲述故事的内容。 故事的名字是?故事中出现了那些小动物?提示幼儿按照人物的先后顺序说出动物的名字。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内容,完整的讲述故事。 以游戏的形式讲述故事。 1、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然后轻轻地走回座位,将头饰小心的带好。 2、请小朋友们一起和老师做游戏,一边游戏一边完整的讲述故事。 四、活动结束及延伸: 1、老师会将故事投放到图书区小朋友们可以去尝试着讲一讲这个故事,也可以分角色进行表演故事。 2、可以去寻找其他小动物的牙印,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六、信息技术的应用特色 PPT:更好的展现故事的内容,让幼儿了解故事先后顺序的同时了解故事的内容。一边观看图片的出现,一边讲述故事的内容,从而图片活动的重点。 视频:视频的加入让幼儿先了解故事的内容,讲述的语气更加生动形象,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完整的听取故事内容,更为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动画:动画让ppt变得更加的有新意、图片与图片间的动画变换,先出后进,凸显故事的先后顺序,回忆故事内容讲述重复句,突破活动中的重点。 图片:小动物的图片在线了真实场景,让小班的幼儿能够更好的理解故事,在大饼的出现,能够让幼儿观察到每个牙印的不同,知道是谁咬了大饼,突破了活动中的重点。 活动反思: 在活动设计中我遵循《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的到积极响应。我也深知语言领域核心是幼儿运用语言能力。 本次活动用提问小朋友“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的方式,贯穿于整个活动,从而调动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 在活动中应用ppt展示故事的内容,更加恰当的展现了故事中的先后顺序,让幼儿更加清楚理解故事。在视频故事的出现幼儿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语言的生动、形象,很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活动更好地开展下去。在出现大饼时,让幼儿能够了解小动物牙印的不同,突破活动中的难点。ppt更好的打破了在图书中“死板”让孩子加深印象,一边回忆一边讲述故事的内容,在动画的加入让活动变得更加的新颖、创意,不断的吸引幼儿更好理解故事,完成活动中的重点。 孩子们通过对PPT的观看,了解小猪去问了小鸟、兔子、狐狸、鳄鱼、河马,它们都通过自己一口大饼来验证不是自己咬的。最后饿了的小猪自己咬了一口大饼,牙印和开始的一样,原来是自己咬的大饼。孩子们在听一听、学一学、说一说中帮助小猪一同去询问其他小动物,让幼儿能够大胆讲述,过程中让幼儿练习说故事中的重复句,突破活动难点。从而达到了今天活动的良好教育效果。大部分幼儿能够说出重复句,从中也了解不同动物的牙齿印是不同的。但在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在活动中幼儿倾听能力还需重点培养。 我也决心,在以后的语言活动中多思考多反思,更多方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兴趣同时让幼儿养成遵守集体生活的语言规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