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章体液调节第一节体液调节是通过化学信号实现的调节训练含解析浙科版选择性必修1.docx

发布:2025-04-02约3.1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4-

第一节体液调整是通过化学信号实现的调整

课后篇巩固提升

必备学问基础练

1.下列有关人体中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和激素都是蛋白质

B.酶和激素都与物质和能量代谢有关

C.酶和激素都由内分泌细胞分泌

D.酶和激素都要释放到血液中才能发挥作用

答案B

解析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激素可分为固醇类、蛋白质类、肽类、氨基酸衍生物;酶能催化物质和能量代谢,而激素对物质和能量代谢的相关反应起调整作用;一般活细胞都能产生酶;酶一般不会释放到血液中,酶在细胞内外都可以发挥作用。

2.在人体中,由某些细胞合成与释放,并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的一组物质是()

A.mRNA、呼吸酶

B.激素、神经递质

C.淀粉酶、DNA解旋酶

D.肝糖原、丙酮酸

答案B

解析激素是由细胞分泌到体液中,并通过体液的运输发挥调整作用的一类物质;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分泌到突触间隙,并作用于突触后膜(肌肉细胞或下一个神经元)。mRNA和呼吸酶不会释放到细胞外;淀粉酶不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DNA解旋酶不会释放到细胞外,也不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肝糖原、丙酮酸也不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

3.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均通过变更靶细胞的生理过程发挥调整作用

B.人体内具有调整作用的物质均属于激素

C.机体中激素的分泌量是恒定不变的

D.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体液只运输至靶细胞

答案A

解析激素是内分泌器官或内分泌细胞等分泌的对生命活动有调整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通过变更靶细胞的生理过程发挥调整作用,A项正确;人体内具有调整作用的物质除激素外,CO2、H+等物质也可发挥调整作用,B项错误;受内外因素的影响,机体中激素的分泌量是变更的,C项错误;激素会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D项错误。

4.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加兔血压的调整,回答相关问题。

(1)给试验兔静脉注射含质量分数为0.01%的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0.2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上升。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血压复原。肾上腺素的作用是(填“催化”“供能”或“传递信息”)。?

(2)剪断试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整属于调整。乙酰胆碱属于(填“酶”“神经递质”或“激素”),须要与细胞膜上的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整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答出一个特点即可)。?

答案(1)靶器官灭活传递信息(2)神经神经递质受体(3)都须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解析(1)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是肾上腺素的靶器官,激素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肾上腺素作为信息分子,可以传递信息。肾上腺素没有酶的催化作用或能源物质的供能作用。(2)据题意可知,刺激神经末梢,使其释放神经递质使心脏的活动和血压变更,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整属于神经调整。乙酰胆碱属于神经冲动在突触处传递时发挥作用的信号分子,即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其他信号分子一样,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3)依据以上两题及相关学问可知,激素和神经递质在信息传递方面具有一些相同的特点,如发挥作用后都会失活,都须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等。

关键实力提升练

5.下图表示激素分子作用的机理,由图可知,激素分子()

A.被细胞膜上的酶A分解为分子B,引起细胞内反应

B.与细胞膜上的受体A结合后,借助分子B引起细胞内反应

C.与细胞膜上的蛋白A结合,转化为分子B催化细胞内反应

D.被载体蛋白A运输到细胞内,分解为分子B参加细胞内反应

答案B

解析激素发挥的是调整作用,本身不参加细胞内的反应,激素分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A结合后,借助分子B引起细胞内反应,B项符合题意。

6.失血可促进肾小球旁器的球旁细胞分泌肾素,进入血液后,导致肝产生的血管惊慌素原水解为血管惊慌素Ⅰ;血管惊慌素Ⅰ随血液流经肺循环时,在肺部产生的转化酶的作用下,被水解为八肽的激素——血管惊慌素Ⅱ,该激素能使全身小动脉收缩而上升血压。下列有关血管惊慌素Ⅱ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管惊慌素Ⅱ既可口服也可注射

B.血管惊慌素Ⅱ是由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

C.大量失血的病人血液中血管惊慌素Ⅱ含量降低

D.血管惊慌素Ⅱ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可使血压上升

答案D

解析血管惊慌素Ⅱ属于肽类激素,口服会被消化酶分解,A项错误;血管惊慌素Ⅱ是血管惊慌素Ⅰ在肺部产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