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创伤性血胸.doc

发布:2017-09-03约2.1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创伤性血胸【摘要】 目的 观察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创伤性血胸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70例创伤性血胸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取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13例,无效3例,并发症发生2例,无死亡案例,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并发症发生9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为71.4%,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1.2 手术方法2 对照组:在腋中线第4、5、6肋间隙将胸壁切开,按照常规的手术方法置传统的胸导管入胸膜腔,末端和水封瓶相接,每天进行更换。观察组: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麻醉,常规消毒铺巾,依据Seldinger法从由超声定位的患者积液最深的点(一般都位于第5、6、7肋的间隙,肩胛线、腋后线第7肋间隙)进针行穿刺,在将一次性的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患者胸膜腔,大约15cm为宜,用专用的连接管将引流袋和末端相连。用生理盐水10ml冲洗导管,6h/次。 1.3 观察指标 手术后胸疼痛持续的时间,并发症,肺复张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的时间等。 1.4 疗效评估 治愈:患者肺完全复张,气胸消失。显效:肺复张显著,气胸有明显的减少。有效:患者有一定的肺复张,气胸没有完全减少或者消失。无效:手术后3周,经临床检查患者肺未复张甚至加重,胸腔的积液未减少或者增多。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13例,无效3例,并发症发生2例,无死亡案例,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并发症发生9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为71.4%,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3.1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优点5 3.1.1 临床治疗中操作简单,在患者病床旁单人就可以完成,费时相对于传统的方式要短。 3.1.2 该术不需要切口,术后也不会有瘢痕遗留,更加易被医患双方接受,在临床上普遍使用。 3.1.3 导管的材质主要为聚氨酯,组织相容性良好,不容易发生堵塞,即使在治疗中出现堵塞,一旦经过生理盐水的冲洗之后很容易就通了,同时也可以用保留的导引钢丝在消毒后进行疏通,而胸腔一旦发生堵塞就很难再通,只能进行再置管,增加患者痛苦。 3.1.4 导管头部圆滑质软,组织相容性好,不会对局部产生较大的刺激,且形成封闭的引流系统,长期引流而不会导致感染的发生。 3.1.5 患者可以随意的改变自己的体位,有助于将胸腔的积液完全引流,术后也可以自由下床活动,方便护理,可以明显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对积液的吸收,有效地缩短了病程。 3.2 置管时的注意事项1 3.2.1 在超声引导下或者B超定位进行置管,避免胸腹腔内脏器的损伤导致气胸或者大出血。 3.2.2 置入深度适宜,太浅导管可能位于皮下从而使液体外溢造成逆行感染,太深则易折弯受阻。 3.2.3 定时的冲洗导管,可以有效地减少堵塞的发生,确保引流的通畅性。 3.2.4 排液速度的控制,预防发生复张性肺水肿,对于一些大量血胸患者,导管引流速度较慢,引流的效果不是很确定,一般不主张采用。 综上所述,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创伤性血胸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具有微创、安全性高、出血少、并发症少,引流准确率高等优点,对降低死亡率和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夏态军,易建华,蒋国平,等.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创伤性血胸[J].浙江创伤外科,2007,12(1):33—34. [2] 宋斌,廖金平,徐伯诚,等.小口径胸腔闭式引流管治疗创伤性血胸26例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2010,18(11):791—792.DOI:10.3969/j.issn.1005—6483.2010.11.039. [3] 姜威,周志明,刘永欣,等.中心静脉导管引流与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创伤性血胸的疗效观察[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3):94—94.DOI:10.3969/j.issn1007—8231.2012.03.090. [4] YI Jian—hua,张茂,SHEN Wei—feng,等.中心静脉导管和传统胸腔闭式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