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的影响效果观察.doc

发布:2018-01-30约2.4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的影响效果观察 方亚利 (陕西省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呼吸内科 710061)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1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患者。两组患者入院进行相关检查后,均进行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治疗后均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再次基础上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对治疗后患者实施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并发导管堵塞、导管脱落、感染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lt;0.05),两组引流时间无显著差异(Pgt;0.05)。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的辅助治疗效果显著,有重要的辅助治疗意义。 【关键词】系统护理干预 结核性胸腔积液 中心静脉导管 临床中,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常会并发结核性胸腔积液。由于老年人自身各项机能的衰退,患病人数不断增加,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系统护理干预的方案逐渐被应用到老年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中去。[1]我院对43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辅助治疗,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40例,年龄65~79岁,平均年龄(67.4plusmn;3.6)岁。对全部患者进行了老年结核性胸腔积液临床诊断,并在治疗前对患者的个人病史状况和常规体检和实验室相关项项目的检查,对恶性肿瘤和各种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加以严格排除后,确诊为老年结核性胸腔积液。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Pgt;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进行相关检查后,均进行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治疗后均采用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进行辅助治疗,具体措施有: 1、胸腔穿刺前的护理干预:操作前,医务人员应帮助患者进行心理调节,向患者耐心详细讲解导管引流的重要性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其充分了解导管引流重要性和整个治疗过程,克服内心恐惧心理,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2、穿刺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医护人员应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并嘱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严格避免身体活动和咳嗽的发生,如发现患者有咳嗽症状时,及时向主治医师报告。穿刺过程中严格观察病人各项生命体征以及表情变化,如发现患者出现剧烈的身体各项不正常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手术,并积极协助患者进行相关病症的缓解处理。置管成功后,稳妥固定中心静脉导管,防止因固定不当引起导管滑落。 3、引流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导管护理:医护人员应嘱咐患者家属保持患者局部皮肤干燥、清洁。每周进行2~3次换药和伤口膜的及时更换。嘱咐患者及其家属切忌自行拔管,防止导管脱落;引流过程护理:在患者引流过程中,引流速度控制在50mL/h以内,且总引流量严格控制在600~1000mL/d;预防感染护理: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严格无菌操作,置管1天后应更换贴膜,每周更换贴膜2次。 1.3观察指标 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及引流效果等各项临床指标进行观察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lt;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相关治疗,实验组患者并发导管堵塞、导管脱落、感染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lt;0.05),实验组患者日平均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lt;0.05),两组引流时间无显著差异(Pgt;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及引流效果分析比较[例(%)] 3 讨论 近年来,对于胸腔积液病因分析显示,结核性胸膜炎和恶性胸腔积液是老年胸腔积液发生的两大主要病因。[2]对于老年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治疗,目前常用的是中心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可有效避免穿刺过程中药物漏入皮下组织,有效地将胸腔积液最大限度排出。[3]系统护理干预的辅助治疗方案正在逐步应用到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中去,有临床研究显示,对老年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过程中,系统护理干预的辅助治疗效果显著。[4] 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并发导管堵塞、导管脱落、感染的比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lt;0.05),实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