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自动控制理论基础-第4章 根轨迹法.ppt

发布:2018-04-23约5.5千字共8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根轨迹的绘制不必太准确,主要是一些关键点需要准确,例如:实轴上的根轨迹、分离点、与虚轴的交点等,这样才能很好确定根轨迹的大致走向。 在根据开环零、极点的分布初步确定出根轨迹的图形后,特别要认真检查和计算,是否存在分离点,否则可能导极完全错误的结论。 * 例2: 没有分离点 分离点为:-3 * 没有分离点 分离点为:-2.5;-4 * 4.6 习题: 3, 4 * 再见 * 《自动控制理论基础》 第十二讲 * 4-4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绘制根轨迹的目的,主要在于根据系统闭环零、极点的分布对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 一、闭环零、极点分布与系统性能的定性关系 一个性能良好的系统,对闭环零、极点有如下要求: 1、稳定性 * 所有闭环极点应位于s平面的左半平面。 2、快速性: 各闭环极点应尽量远离虚轴。 3、平稳性: 4、合理配置主导极点及闭环零点的位置: 复数极点最好设置在 附近,系统的平稳性和快速性都较好。 主导极点一般选为一对复数共轭极点,以便按二阶系统的性能指标来分折。 * 偶极子:一对靠得很近的闭环零极点。 故在综合设计中,加入适当的零点去抵消对系统动态过程影响较大的不利极点。 二、闭环主导极点分布与阶跃响应的关系: 1、主导极点位于负实轴上 * 此时,系统处于过阻尼状态: 2、主导极点位于负实轴分离点处 此时,系统处于临界阻尼状态: * 3、主导极点为一对实部为负的共轭极点 此时系统处于欠阻尼状态: 等峰值时间线 等阻尼线 等调节时间线 等频率线 * 4、主导极点位于虚轴上的一对纯虚数闭环极点 此时系统处于零阻尼状态: * 5、主导极点为实部为正的复数极点 此时系统处于负阻尼状态: * 6、主导极点位于正实轴上 此时系统处于负阻尼状态: 系统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闭环极点。 确定主导极点之后,在一定条件下,就可将高阶系统近似看为一、二阶系统,直接利用前面瞬态响应公式计算系统的性能指标。 * 例1:某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试利用根轨迹计算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故系统的主导极点为 ,极点 可忽略不计,这时系统可近似看成—阶系统,即 * 例2: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试估算系统性能指标。 故 与 构成偶极子,主导极点不是 ,而是 , 则系统可近似为二阶系统,即 * 三、增加开环零、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 系统附加开环零点之后,根轨迹将向零点方向弯曲,故适当选择零点的位置,可以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 例3:增加开环零点 * 附加开环极点后,根轨迹将向右弯曲,甚至可使系统变得不稳定,因而一般不希望单独增加开环极点。 例4:附加开环极点 * 例5: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所示: 要求:(1)绘制K(0~∞)变化的根轨迹; (2)试求出系统呈现欠阻尼时的根轨迹增益K的范围; (3)求系统最小阻尼比时的闭环极点。 解: (1)根轨迹的起点:0、-1(开环极点);根轨迹的终点:-2、-3(开环零点); * 求得分离点和会合点分别为: -0.634;-2.366; 复数根轨迹部分是园,园的直径是: d=2.366-0.634=2*0.866 故园心为:(-1.5,j0),半径为:0.866; 从而可绘出根轨迹如下图所示: * (2)系统呈现欠阻尼时的开环增益范围依幅值条件: * 对于分离点,有 对于会合点,有 * (3)确定系统最小阻尼比时的闭环极点: 对应最小阻尼比的等阻尼线是坐标原点至园的切线,故阻尼角为 故最小阻尼比时的闭环极点为: * 4.6 习题: 6, 10, 12, 14, 15 * 再见 * 解出分离点为: 系统根轨迹如下所示: * 七、出射角 ,入射角 : 根轨迹的出射角,是指起于开环极点的根轨迹的起点处的切线与水平线正方向的夹角。(入射角同理) * 在根轨迹上选择一点 s1,距离复极点P1 为δ ,当 则 , 即为出射角。故由幅角条件,有 由于 距 无限接近,故可改写为 * 故出射角和入射角的计算公式即为: 知道了入射角和出射角对绘制根轨迹很有帮助,它可以大致确定相应根轨迹的起始方向和终止方向。 * 例: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求系统根轨迹的出射角。 容易算出各极点间的相角,故出射角即为: * * 八、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1、利用劳斯判据确定交点 例:系统开环传递函为 闭环特征方程即为: 利用劳斯判据,有 * 于是,有 辅助方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