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阶段提升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PAGE
5-
第三章
学问体系·思维导图
主题归纳·力量提升
一、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1.阅读图名,读懂坐标:
阅读图名,明确图形表达的内容。坐标图要观看纵坐标、横坐标内容,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之间的关系。一般同一区域统计图可反映不同时期能源构成的变化;不同区域统计图可比较某一时期各自构成的特征。
2.结合图例,读懂构成:
结合能源图例,观看各能源构成的比例大小。表示不同能源的图例中既有常规能源,又有新能源;既有可再生能源,又有非可再生能源。读构成,留意比较差异。
3.结合趋势,分析问题:
分析能源构成变化的缘由、意义。由不同地区、不同时间能源结构构成及变化状况,分析能源利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不同的能源构成反映不同的问题,留意结合具体区域、具体状况,分析问题产生的缘由、产生的影响及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读我国2002年与2007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完成(1)、(2)题。
(1)通过两图的对比,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我国石油的消费量在削减
B.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上升
C.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
D.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山西能源基地的影响表现为 ()
A.供应了宽敞的消费市场
B.供应了便利的交通运输
C.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水平
D.提高了煤炭的经济效益
【解析】(1)选A,(2)选A。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石油的消费比重在降低,但由于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在提高,因而不能确定石油消费量在削减。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且煤炭的比重在增加,说明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因而为山西煤炭资源供应了宽敞的消费市场。
二、流域开发的基本分析思路
1.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一般要从地形、气候、水文、资源状况、经济进展、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留意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客观分析。如洪水成因分析:河流洪水的形成与水系外形、支流分布、地形、降水量多少及季节安排、植被、土质等自然因素有关,也与农业等人类活动因素有关。
2.分析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要综合考虑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得出流域开发的有利条件,从而制定出其开发方向。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应以河流的利用和治理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要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具体内容一般包括防洪、发电、航运、浇灌、旅游、土地利用、提高水质等。
3.分析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首先依据流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确定制约流域进展的不利因素,然后依据制约因素探究综合治理的对策。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见下表:
治理措施
目的
建设水利工程
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浇灌
修建分洪、蓄洪区
调蓄洪水,减轻洪灾
修建河堤,疏浚河道
防洪和航运
爱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减轻水土流失及减小河流含沙量
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
减轻生产活动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流域经济进展
掌握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减轻河水污染,提高水质
4.评价水利工程的影响:
首先要实行一分为二的观点,即任何水利工程的修建既有利也有弊;其次要运用综合的观点,即必需全方位、多角度地生疏水利工程所产生的影响。评价水利工程的利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电、航运、供水、浇灌、养殖、旅游、防洪等方面。评价水利工程的弊多从工程本身及上游、下游进行。如下图:
例如,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其影响:
(1)乐观的影响。
①提高了尼罗河浇灌、防洪、发电、养殖、航运等利用效益。
②利用水电产生的环境效益主要是削减了“三废”的排放。废
渣的少排放可少占土地;废水的少排放,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而且削减了水污染;废气的少排放,削减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和酸雨的危害。
(2)消极的影响。
①尼罗河下游沿岸平原失去了定期泛滥带来的自然肥料,土地肥力下降。
②河口外海疆内的沙丁鱼因失去饵料而迁往地中海北部。
③尼罗河下游流量削减,导致海水倒灌,尼罗河三角洲盐渍化加重,海岸遭到侵蚀而后退。
固然,阿斯旺大坝的利和弊对于其他大坝不具有普遍性。由于大坝所处的河流的水文特征不同,流域内的气候条件、地形条件不同,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就不同。
(2020·珠海高二检测)2019年7月6日,位于浙江杭州余杭区的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该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包含山前长堤、平原低坝和谷口高坝三种类型,形成两级水库,掌握范围100多平方千米。良渚水利系统就地取材,敏捷组合,接受了草裹泥、人工夯实等技术,体现了良渚先民的聪慧与才智。读图完成(1)、(2)题。
(1)良渚古城外围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
A.排水、养殖和浇灌 B.防洪、浇灌和供水
C.航运、护城和旅游 D.蓄能、提水和供水
(2)推想良渚先民修建该水利工程的月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