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2025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1.《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课件部编版.pptx

发布:2025-04-05约2.53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第1课时第2课时;

第1课时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音乐欣赏:《五月的鲜花》

带着疑问朗读课文:题目为什么是“十六年前的回

忆”?作者回忆的又是什么呢?;

3.搜集李大钊同志的相关资料,加深对人物的认识。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

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

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由大学政

治本科学习,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选自“课前预学单”第3题;

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口根据下面的自读提示自由朗读课文。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遇到不理解的词语,通过看工具书、查词典等方式弄懂。;

1.我会认、会写下列词语,并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zhìdèngchǒu

幼稚避免严峻啪啦瞪眼僻静瞅见皮靴

xíngbǎng后鼻音zhí翘舌音

魔鬼苦刑绑架啃骨头棉袍执行埋头

含糊局势轻易尖锐冷笑残暴匪徒法庭

安定占据会意过度

选自“课前预学单”第1题;

活动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B)。

A.幼稚(zhì)瞪眼(dèng)B.严峻(jùn),避免(pì)

C.皮靴(xuē)苦刑(xíng)D.啃食(kěn)袍子(páo)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军阀旧时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

局势泛指政治、军事等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情况。

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

含糊不明确;不清晰。;

啪啪

执执

选自“课前预学单”第2题;

活动二:易错字形我会写。

避避避魔魔魔;

整体感知,厘清顺序

口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回忆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作者重点回忆了父亲李大钊被害的事情。

口读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

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写作者永远忘不了父亲

的被难日。;;

写了作者看到的庭审过程,父亲在法庭上被审时依然

镇定、沉着。面对庭审,父亲也没有退缩,这里让我印象深刻。;

段落;

口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这篇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分别按照父

亲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四个阶段来写。

口再结合第1自然段,想一想:整篇文章采用了什公

样的记叙方法?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

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这篇文章采用了倒叙的描写手法,是作者在父

亲逝世十六周年时,通过回忆来叙述的。;

被捕前

被捕时

被审时

被害后;

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第2课时

活动一:听写词语。

yòuzhìbìmiǎnyánjùnpālādèngyǎnpìjìngchǒujiàn

幼稚避免严峻啪啦瞪眼—僻静瞅见

píxuēmóguǐxíngfǎbǎngjiàkěnshímiánpáozhíxíng

皮靴魔鬼刑法绑架啃食棉袍执行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口回忆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些事情。

本文主要写了父亲烧掉书籍和文件;工友阎振

三被抓,父亲不顾亲友的劝说坚持留在北京;反动派到家里搜捕父亲,父亲面对危险处变不惊;父亲在法庭上被审时依然镇定、沉着;全家得知父亲遇难的消息这几件事。;

品词析句,分析写法

口按照下面的自读要求默读课文,思考:父亲是一位什么样的革命者?

阅读要求:

(1)快速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最精彩、最紧张、最感动你的句段,圈画出关键语句,体会真情实感,总结刻画人物和表现情感的方法。

(2)同桌之间先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部分,再体会人物情感。

(3)汇报交流,谈谈自己的体会。;

语言描写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

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虽然当时处境很危险,但是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

临危不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