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检测的临床意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检测的临床意义
向振秀
(湖南省衡阳常宁市人民医院肾内科 湖南衡阳 421500)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9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测定。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水平测定不但为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提供依据,而且可作为患者治疗观察以及预后估评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胱抑素C 肌酐 尿素氮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2-0183-02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升及人们膳食结构的变化,其中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全身进行性代谢疾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功能受损引起。糖尿病起病隐匿性较高,早期基本没有明显症状,通常也只有在体检或身体出现明显症状时才会被发现。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可导致眼、肾、心脏、血管及神经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1]。糖尿病肾病就是其中一种临床上常见且非常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常见原因。因此,如何有效地对糖尿病肾病给予检测,提高其检测结果,有利于早期发现肾功能的损伤程度和有效治疗。本文通过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清胱抑素C测定,探讨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其中男56例,女34例,年龄32~77岁,平均(54.5plusmn;4.9)岁;病程在 1~23年,平均(8.21plusmn;3.57) 年,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及常规辅助检查,其诊断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且均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同期选择9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5例,女35例,年龄31~75岁,平均(53.2plusmn;4.5)岁。两组患者均排除肝、肾、心等系统性疾病和影响血清胱抑素C测定的相关疾病,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别。
1.2 方法
两组受检者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5 ml,离心20 min后分离血清,进行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测定。检测仪器应用日本日立公司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血清胱抑素C采用终点散射比浊法,血肌酐采用 Jaffe法,尿素采用尿素酶法。
1.3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x-plusmn;S表示,用t检验进行比较,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lt;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所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
表1 两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的比较(xplusmn;s)
组别 例数 血清胱抑C(mg/L) 血肌酐(mu;mol/L) 尿素氮(nmol/L)
糖尿病肾病组 90 1.3plusmn;0.4a 143.4plusmn;32.7a 9.6plusmn;3.2a
正常对照组 90 0.6plusmn;0.2 45.8plusmn;12.3 6.3plusmn;2.8
注:a表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
3 讨论
近年来,糖尿病这种全身进行性的代谢疾病的发病率呈不断年轻化且引发的各种并发症也相应增多。糖尿病肾病是指由于糖尿病糖代谢异常为主因所致的肾小球硬化,并伴尿蛋白含量大于正常,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中非常典型的一种。糖尿病肾病是由不同病因与发病机制引起体内胰岛素绝对与相对不足引起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障碍,而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属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2]。患者在疾病早期往往会出现肾小球的高滤状态,进而导致蛋白尿等,促使患者肾功能出现衰退甚至衰竭,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及死亡的重要因素[3]。此病早期通常起病无明显症状,当患者出现持续性的典型症状时已无法进行有效治疗,因此,如何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早期检测能有效改善预后及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胱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