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和胱抑素C(CysC)水平的检测分析.doc

发布:2018-01-28约2.7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和胱抑素C(CysC)水平的检测分析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人民医院 检验科 541600 【摘要】目的:检测和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和胱抑素C(CysC)水平,为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提供帮助。方法:以7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纯糖尿病(SDM)组和糖尿病肾病(DN)组,分别为38例和34例。另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及分析各组中的Lp(a)、cysC等指标。结果:两观察组的Lp(a)、CysC水平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DM组Lp(a)、CysC明显高于SDM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Lp(a)和CysC水平明显较高,这对实现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治疗有着极为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血清脂蛋白(a);胱抑素C;糖尿病肾病;糖尿病 作为一种糖尿病(DM)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DN)也是造成部分糖尿病患者死亡或致残的重要原因[1]。且在早期常规检查中,一般难以发现阳性结果,而一旦肾脏发生病变,发展到临床DN,患者就更加难以痊愈。因此就目前来说,对DN早发现并早期进行干预治疗,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延长其寿命[2]。相关研究发现,DN患者的肾脏病变程度与血清脂蛋白(a)水平和胱抑素C(CysC)水平密切相关[3]。因此,检测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脂蛋白(a)和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就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对正常人、早期DN患者及无肾病的DM患者的血清Lp(a)和CysC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探讨,得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7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WTO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并根据其标准,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和糖尿病肾病(DN)组。SDM组38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平均年龄(58.3plusmn;3.8)岁;DN组34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平均年龄(59.1plusmn;5.5)岁。另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5例(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且无糖耐量异常现象),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其中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龄为51.4岁。 1.2方法 采用QuikRead 101 U-ALB测定仪及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量。具体方法是让3组受试者空腹12h之后,于清晨各采取3ml静脉血,并立即送检分离血清。血清LP(a)水平采用胶乳凝集反应法测定。与此同时,还需采集受试者24h尿液,并采取乳胶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及进行检测。此外,尿微量白蛋白由免疫比浊法测定。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SPS13.0软件,计数资料均用 plusmn;s表示,行t检验,并以Plt;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检测,DM组和DN组的血清LP(a)水平与CysC水平等各指标都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且DN组各指标与其他两组相比,明显更高(Plt;0.01)。具体数值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lt;0.05;与DM组及对照组相比,△Plt;0.01。 3.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并发症,较为常见和多发,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及渐进性肾功能损害等,更为严重的还可能引发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4]。由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症状及体征并无特异,一旦进入临床蛋白尿期,就容易发展成为肾功能不全,因此如何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就成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LP(a)是一种特殊脂蛋白颗粒,能够进行胆固醇的独立运载。大量研究表明,LP(a)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较为紊乱,容易存在脂质代谢异常现象,这就会造成LP(a)升高。这就继而会通过阻止血栓溶解,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5],常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毛细血管腔阻塞,至血管壁粥样斑块形成,损伤肾脏,因此可以说血清LP(a)若处在较高水平,就极为容易对肾脏造成损害。 CysC是被称为半胱氨酸蛋白质超家族的成员之一的一种血清蛋白酶抑制剂,其被广泛分布在各细胞外液中,并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而不被吸收。因此,临床上也认为CysC是一种评估肾功能的早期敏感性指标,并将其作为反映DN症状的指标之一。表现在当肾小球出现轻度损伤,血中的CysC水平就会明显升高,且病情越重,其浓度越高[6]。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糖尿病患者的Lp(a)、CysC水平较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