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爱护水资源教学实录 (新版)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教学实录(新版)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教学实录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2年X月X日第2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环境意识:培养学生对水资源现状的认识,增强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科学探究: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水质检测的基本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社会责任: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在水资源保护中的责任,鼓励积极参与水资源保护活动。
4.创新思维:激发学生思考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创新方案,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进入九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基础的化学知识,包括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等。对于水的基本概念,如水的三态变化、溶解性等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关于水资源的保护、水污染的防治以及水资源的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可能较为薄弱。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九年级学生对化学学科通常保持一定的兴趣,但可能对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较为敏感。他们的学习能力包括观察、实验操作和基本的分析能力。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偏向于通过实验和直观演示来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阅读和讨论来理解新知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学习水资源保护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包括理解水污染的复杂性和水资源保护的紧迫性。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验操作中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感到困惑。此外,将水资源保护与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水资源的影响,可能是一个挑战。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多媒体课件,系统讲解水资源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水资源的认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水资源保护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思考能力。
3.实验法:通过水质检测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水资源保护的理解。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展示水资源分布、污染情况等图片和视频,增强直观感受。
2.教学软件:利用互动软件进行水资源保护知识问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实验器材:准备水质检测实验所需器材,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升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展示一系列关于水资源现状的图片和视频,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水资源的现状如何?我们每天的生活与水资源有什么关系?”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水的三态变化、溶解性等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水资源保护打下基础。
2.新课呈现(约25分钟)
-讲解新知:
a.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介绍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均、我国水资源现状以及水资源的重要性。
b.水污染的类型与危害:讲解水污染的来源、类型和危害,如工业废水、农业污染、生活污水等。
c.水资源保护措施:介绍水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术,如节水、污水处理、水资源管理等。
-举例说明:
a.通过实际案例,如黄河断流、南水北调等,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短缺的严重性。
b.结合生活实例,如家庭节水、垃圾分类等,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保护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互动探究:
a.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b.设计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检测水质,了解水污染对生活的影响。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
a.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份家庭节水计划,并分享给同学。
b.学生分组进行水资源保护知识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指导:
a.对学生的家庭节水计划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b.针对学生在知识竞赛中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4.总结与反思(约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水资源保护方面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5.课后作业(约10分钟)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水资源保护的作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学生调查所在社区的水资源使用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过程结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水资源分布图:提供全球和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图,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水资源的地理分布情况。
-水污染案例集:收集国内外典型水污染案例,包括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供学生分析学习。
-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介绍与水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
-水资源保护科普文章:搜集关于水资源保护的科普文章,如《水资源的危机与对策》、《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等。
2.拓展建议:
-阅读拓展:鼓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