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4.1 爱护水资源说课稿3 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1爱护水资源说课稿3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1爱护水资源说课稿3新人教版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1爱护水资源,包括水资源的重要性、水污染的来源和危害、保护水资源的措施等内容。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与学生在七年级学过的“水的组成与性质”和八年级学过的“水的净化”等知识相关联,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水资源保护的认知。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掌握水污染的基本知识,学会分析水污染的途径,并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从而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化学学科的学习上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对于物质的性质、变化以及简单的化学实验等有初步的认识。然而,在水资源保护这一主题上,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已经了解水资源的有限性和重要性,但缺乏系统的环境保护知识。在能力方面,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在逐步提升,但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问题时,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还有待加强。
在素质方面,学生的环保意识普遍有待提高,对水资源保护的实际行动较少。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浪费水资源的行为,缺乏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自觉性。这些情况对课程学习产生以下影响:
1.知识层面:学生对水资源保护的背景知识有限,难以深入理解水污染的严重性和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性。
2.能力层面:学生在分析水污染原因和提出解决方案时,可能缺乏创新性和实用性。
3.素质层面: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需要通过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来培养和强化。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特点,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对水资源保护的兴趣。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水厂工人、环保志愿者等,模拟水资源保护的实际情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水资源污染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对水污染直观感受,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每天使用的水从哪里来吗?水对于我们来说有多重要?”来引发学生的思考。随后,教师展示一组关于水资源现状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和有限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爱护水资源”。
2.讲授新知(20分钟)
(1)水资源的重要性
教师简要介绍水资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饮用、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等,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对于人类社会的不可或缺性。
(2)水污染的来源与危害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和图片展示,向学生介绍水污染的来源,如工业废水、农业污染、生活污水等,并阐述水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3)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教师列举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如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推广节水技术等,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巩固练习(10分钟)
(1)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1.你认为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资源的行为?
2.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
3.针对水污染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课堂问答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理念。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以下作业:
1.撰写一篇关于水资源保护的短文,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2.课后调查家庭、学校、社区等场所的水资源使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3.设计一个关于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海报,提高身边人的环保意识。
拓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水危机:我们的生存挑战》
-《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
-《水的故事:水资源的历史与文化》
-《中国水资源报告》:了解我国水资源现状及政策动态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阅读上述拓展阅读材料,了解水资源保护的最新动态和理论。
-学生可以关注水资源保护的新闻和案例,了解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