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郓城县随官屯镇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爱护水资源教学实录 (新版)新人教版.docx
山东郓城县随官屯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教学实录(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山东郓城县随官屯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的教学实录。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内容与学生之前学习的化学基础知识有关,如物质的组成、化学反应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水资源的现状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学习水资源知识,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增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同时,通过实验探究和案例分析,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水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认识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掌握水污染的类型和防治措施。
举例:通过实例讲解淡水资源和海洋资源的区别,强调淡水资源的稀缺性和重要性;分析水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引导学生了解水污染的防治方法。
2.教学难点:
-水污染的复杂性和防治的难度。
-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策略。
举例:讲解水污染的复杂性时,以工业排放、农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为例,分析不同污染源的防治难点;在讨论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时,引入具体案例,如节水型社会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等,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水资源保护。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讲解水资源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水资源保护的看法和经验。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水资源管理者或环保志愿者,模拟水资源保护和治理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3.利用实验演示水污染的模拟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水污染的后果,并学习简单的净化水的方法。
4.结合多媒体教学,展示水资源分布图、水污染数据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信息量。
五、教学过程设计
(用时:45分钟)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关于水资源现状的视频,展示水资源分布不均、水污染严重等问题。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当前水资源面临的挑战。
3.引导学生讨论:分组讨论水资源保护的意义和可行性,初步形成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讲授新课(25分钟)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基本概念、分布特点、水污染的类型及防治措施。
2.讲授内容:
-水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5分钟)
-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5分钟)
-水污染的类型和防治措施(15分钟)
举例:以实例讲解淡水资源和海洋资源的区别,强调淡水资源的稀缺性和重要性;分析水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引导学生了解水污染的防治方法。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课堂练习:布置与水资源保护相关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题等,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环节: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水资源管理者或环保志愿者,模拟水资源保护和治理的过程。
2.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水资源保护的理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整个教学过程紧扣实际学情,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介绍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管理措施。
-《水污染防治法》:解读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提高学生对水污染防治的认识。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探讨水资源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水资源问题。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分析不同地区的用水需求。
-研究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探讨如何从源头上减少水污染。
-采访当地环保部门或水资源管理机构,了解水资源保护的具体措施。
-设计并实施一项水资源保护活动,如节水宣传活动、水资源调查等。
-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世界水资源现状和解决策略。
3.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