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三个月2016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小题对点练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题组1 古代中国精耕细作的农业
1.(2015·湖南五市十校联考)“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
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
2.(2015·洛阳六县统考)《古代人与夏天的斗争》:“自公元前1766年至公元2015年的3 781年间,中原地区每3年5个月就有一次较大水灾,每3年4个月就有一次严重旱灾。”这些自然气候现象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
A.重视水利工程的修建
B.灌溉工具创新不断
C.水排成为汉代抗旱利器
D.重视农耕经验、技术的总结
3.(2015·苏州联考)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料最能表明元朝( )
A.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
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C.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4.(2015·潍坊第一次联考)“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关于这首诗,下列表达最准确的是( )
A.说明当时贫富悬殊、土地兼并严重
B.揭示当时赋税徭役沉重的历史事实
C.全面反映了当时的农业和商业状况
D.可以以诗证史,了解当时社会情况
题组2 由家庭手工业到明清手工工场
5.(2015·乌鲁木齐检测)历史学家王家范说: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分布态势,极像哑铃,两头粗壮,中间细长。“细长”者在这种“分布态势”中应为( )
A.官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6.(2015·徐州调研)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木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锯子、刨子、钻子等木工器械都是这一时期发明的。这些发明主要得益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井田制的瓦解
C.冶铁技术的进步
D.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7.(2015·商丘联考)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 )
A.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
B.民营手工业的技术精良、经营灵活
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
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
8.(2015·九江检测)2015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罗布泊地区发掘清理的一批古墓,出土了锦、绢、刺绣、铜镜、漆器、圆形方孔五铢钱,还有木简、纸质文书等珍贵遗物,以及具有中亚、西亚风格的玻璃制品和织造工艺精美的毛织品。这批古墓埋葬的朝代最早应为( )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清朝
题组3 与城市化密切相关的中国古代商业
9.(2015·济宁联考)2015届学生开展了一堂主题为“大唐长安商业”的探究课,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部分史料,其中不符合探究课主题的是( )
A.“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
B.“皆云西市有贾胡及波斯邸,能辨识珠宝”
C.“夜三更,东市失火,烧东市曹门以西十二行四千余家”
D.“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
10.(2015·烟台第一次联考)(南宋临安)御街中段的酒楼茶坊之间,“有珠子市、花市、方梳市、销金行、冠子行、鲞团等”。最引人注目的是五间楼至官巷口的“金银盐钞引交易铺”,它是南宋新设立的交易所……所谓“盐钞引”是政府发给商人的证券,是运销盐茶之类管制商品的凭证。这段材料表明当时的临安( )
A.坊市界限已被打破
B.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C.草市贸易出现繁荣景象
D.商品市场具有专业化特点
11.(2015·济宁联考)有学者说:“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
①盐铁官营制度 ②早市夜市出现 ③商人群体形成 ④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题组4 新型雇佣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12.(2015·许昌二次统考)北宋时东京开封城内:“倘欲修整屋宇,泥补墙壁…即早辰桥市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南宋时都城临安城内沿街的临时工匠,如补锅、修鞋帽、穿珠子、修刀剪、磨镜等匠人,随时可叫唤,大约有数十种。材料反映宋代的民营手工业( )
A.行业分工开始出现
B.出现以雇佣为特征的个体生产
C.以官营手工业为主要形态
D.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加强
13.(2015·商丘二次联考)明代《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