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考前三个月2016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冲刺模拟练4.doc

发布:2016-10-02约8.8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选择题 1.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从文明传承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 A.从中央与地方分权政治向上下等级从属文人政治转变 B.从集体劳作井田经济向家庭经营小农经济转变 C.从宗族血缘政治向中央集权官僚政治转变 D.从特权贵族政治向民主平等政治转变 2.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强调“政府有权也不可任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指明了历代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从秦汉起,中国政府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政府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解决“政府有权也不可任性”问题的独创性举措(  ) 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 C.打破了世家对官场的垄断 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 3.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立论相同,都站在统治者利益的立场思考问题 B.立论不同,都为精耕细作的封建小农经济作考虑 C.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阶层利益的立场 D.立论不同,都成为当时统治阶级的治国方略 4.《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考古工作者也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研读上述材料而得出的结论应不包括(  ) A.西汉时期已经发明造纸术 B.东汉蔡伦改良了实用造纸术 C.两汉是造纸术发明的重要阶段 D.两汉时代,纸是唯一的文书用品 5.近代前期中国人在几次灾难性战争失败的刺激下,重新评估自己的传统文明,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种现象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不同阶级所代表的利益不同 B.对西方文明的认识存在明显差异 C.中西文化融合中碰撞的激烈性 D.近代中国探索民族独立富强的艰难性 6.为庆祝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策划从七七事变到台湾光复一系列纪念活动,有学生查找出一份发生于“民国三十四年”大事件的历史资料,以下现象不大可能出现在资料上的是(  ) A.东瀛束手,九州同庆 B.中共七大闭幕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开国大典举行新中国成立 D.国共两党重庆谈判商谈共建民主政权 7.“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B.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C.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 D.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 8.“市场与计划二者就像鸟与笼子的关系一样,要让鸟飞,但只能在笼子里飞,否则鸟就飞跑了。如果鸟是搞活经济的话,那么笼子就是国家计划。搞活经济、市场调节,只能在计划许可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不能离开计划的指导。”上述说法与我国哪一时期的经济政策最为吻合(  ) A.19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前后 C.20世纪80年代 D.21世纪初 9.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末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以来不断崛起的美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1978年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一致。它们崛起的一致因素是(  ) A.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力和平崛起 B.对外武力扩张掠夺壮大实力 C.国内政治体制改革制度创新 D.推行政治民主完善立法强国 1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到一段史料:“(20世纪60年代)法国不满美国的柏林政策,谋求独立发展核武器,并且认为美国在滥用储备通货的地位,继续购买黄金向美国施压。”小组成员对该史料所蕴含的信息进行了不同解读,解读有误的是(  ) A.甲:可用于研究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乙:可用于研究布雷顿森林体系 C.丙:可用于研究西方阵营的冷战政策 D.丁:可用于研究两极格局的形成 11.“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材料表明全球化(  ) A.对各国的损益在不同时期有差异 B.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