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际收支失衡和调节.ppt

发布:2017-07-23约3.43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际收支失衡与调节;一、国际收支失衡的表现;自主性交易:指经济体或个人出于某种自主性的目的而进行的交易活动。 如:国际贸易,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 补偿性交易:是为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发生的交易,即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出于调节国际收支差额、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维持汇率稳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各种交易。 国际收支失衡往往是由自主性交易引起的;1.周期性不平衡;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3.货币性不平衡;6.不稳定资本流动hot money导致的失衡;三、国际收支不平衡对经济的影响;1.国际收支逆差的不利影响。 (1)使本国经济增长受阻。 (2)不利于对外经济交往。 (3)易出现债务危机,损害国际信誉。;顺差;2.国际收支顺差的不利影响 (1)本币持续坚挺。 (2)导致通货膨胀。 (3)易引发贸易纠纷,不利于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第二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图2-1 金本位制度下国际收支 自动调节机制;二、固定汇率制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BP 逆差;收入效应;相对价格效应;三、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汇率机制;第三节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和措施;一、外汇缓冲政策;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三、汇率政策;四、直接管制;五、加强国际经济合作;1、物价-现金流动机制是( )制度下的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A)金本位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纸币固定汇率 (D)纸币浮动汇率 2、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可存在于任何经济条件下。( ) 3、由于一国的国际收支不可能正好收支相抵,因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最终差额绝不恒为零。( );4、一国出现持续的顺差,则可能导致或加剧( ) A. 通货膨胀 B. 国内资金紧张 C. 经济危机 D. 货币对外贬值 5、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项目包括( ) (A)货物 (B)服务 (C)投资收入 (D)直接投资 6、专利权使用费的外汇收支应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 (A)投资收入 (B)资本账户 (C)经常账户 (D)服务项目;第四节 我国国际收支及其调节政策的选择 ;(二)我国国际收支特点 ;(5)国际收支平衡表中错误与遗漏数额过大,且出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6)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尤其1994年以后呈现快速增长之势。 (7)自1994年以后,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出现“双顺差”,且资本项目顺差始终大于经常项目顺差。 (8)1997年开始,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按照《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编制,此外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既包括我国与外国也包括我国内地与香港、澳门、台湾之间的经济交易。;(三)我国国际收支的目标与原则;(四)我国国际收支调节的具体措施;汇改2年中国进口提速 调节国际收支还需多方发力 2007-7-24 9:20:00 来源:新华社 ;不过,即便如此,我国贸易顺差规模继续扩大,顺差增长呈现“加速跑”态势。数据显示,2005年上半年我国外贸顺差接近400亿美元,今年前六月,这一数字达到1125亿美元,是两年前的2.8倍。受其推动作用,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快速增长,由两年前的7110亿美元,增加到目前的13326亿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贸易顺差过大和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已成为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矛盾。”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日前发布的《2006中国国际收支报告》称,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一样,都是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表现形式,顺差或逆差过大都会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大部分来自于加工贸易,并且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技术含量低,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同时,外商投资企业未分配及已分配未汇出利润等潜在对外负债数额较大。一旦未来国际金融市场发生较大动荡,市场预期发生逆转,跨境资本集中大量流出,可能加剧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此外,持续较大顺差增加了宏观调控的复杂性,我国国际收支自身仍存在潜在的风险因素。外汇持续大量净流入给国内注入大量资金,国内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加大货币调控操作的难度,将直接影响宏观调控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这在影响物价长期稳定的同时,也容易使资金大量流向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房地产、股市等,增加投资反弹和资产泡沫压力。; 对此,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指出,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维持高规模,有着深刻和复杂的内外原因,不能单靠汇率改革来承担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责任。 央行明确表示,汇率对调节国际收支有一定的作用,但仅仅由汇率来承担调节国际收支的责任是不够的,要推动对外经贸、资源价格、外汇管理、劳动保障、环境补偿等制度改革,使各项政策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国际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