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管理-第1章-生产运作管理概论.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产运作管理第1章 生产运作管理概论;
案例导入:
引例:P2,罗尔斯-罗伊斯的服务转型。
讨论:1、服务的意义?
2、例举相关的案例。;
1.1.1 生产运作概念的发展
1.社会组织
掌握:图1.1 社会组织及其外部约束;前工业社会:从事农业和采掘业
工业社会:从事制造业
后工业社会:服务业
服务业一般包括五个方面的活动:业务服务、贸易服务、基础设施服务、社会服务、公共服务。
功能的角度:服务可以分为流通性服务、生产性服务、消费性服务、公共性服务。;四川省服务业的发展情况。;四川省的情况:
;之前是有形产品的制造活动production,现在把提供劳务的活动称为operation.
不仅制造,而且服务都属于生产活动。
生产的定义: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对它的输入转化增值为输出的过程。
图1-2 输入转化增值为输出的过程
表1-1 典型社会组织的输入、转化和输出
输入、转化和输出和社会组织的三项基本活动-供应、生产运作和销售相对应。;1.1.2 生产运作系统
生产运作系统由输出决定。输出的质不同,量不同,其运作组织方式也不同。;1.1.3 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
生产运作、财务和营销。
需要注意的,我们所学的是生产运作管理,只是生产运作中的一部分。;1.1.4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和基本内容
1.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
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
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的要求包括五个方面:时间、质量、成本、服务、环保;2.基本内容
举例:生产汽车,需要如下过程:确定类型、产量、供应链、产址。
生产运作管理包括:生产运作系统设计的管理、对生产运作系统的管理(包括计划组织与控制三个方面)和对生产过程及改进过程的管理。;1.1.5 生产运作管理者所需的技能
(1)技术技能:包括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
(2)行为技能: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讨论:
1、生产运作管理的意义。
2、让学生提出他们对这门课的想法。;1、结合未来工作岗位的特点,思考生产运作管理的作用。
2、举例说明生产运作过程管理。;1.2 生产运作的分类;1.连续性生产与离散性生产
连续性生产又称为流程式,如化工、炼油、冶金、食品和造纸。
协作任务少。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很高。
离散性生产:生产运作管理大大复杂化。
;(1)按行业分类
(2)组织目的:盈利和非盈利
(3)顾客参与方式:顾客身体处理、心理刺激、顾客拥有物处理
(4)是否提供有形产品:纯劳动,一般劳务
(5)顾客是否参与:顾客参与,顾客不参与
(6)劳动密集程度与顾客接触程度:大量资本密集服务、专业资本密集服务、大量劳动密集服务、专业劳动密集服务;1.服务的特征:
无形性、同步性、异质性、易逝性
2.服务运作管理的特征
无形性:服务生产率难测定
同步性:服务不能存储,不能通过库存来缓冲,适应需求变化
异质性:服务质量难测量
易逝性:服务资源浪费
顾客参与:对服务企业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1)大量生产
(2)单件生产
(3)成批生产
;1.大量大批生产运作类型的特点
设计方面:省
工艺方面:省
生产组织方面:高效
生产管理方面:易于制定准确的工时定额。
;1.3 供需协调;
组织生产活动的基本要求是要做到供需协调:
1.3.1 什么是供需协调
1.3.2 供需失调的原因及其后果
1.3.3 如何实现供需协调;所谓供需协调,就是供方按照需方的要求提供产品和服务。
供需协调的程度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供需完全协调、供需基本协调、供需不协调以及供需失调。;
供需完全协调:
在需方需要的时间、在需方要求的地点,将需方所需的产品和服务按需方要求的数量和质量,以合理的价格,提供给需方。供需完全协调是一种理想状态,它为实现供需协调提供了一个最高标准。;供需不协调表现为“供不应求”或者“供过于求”两种状态。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而且也会因品种、质量、价格、时间方面的问题表现出“供不应求”或者“供过于求”:
需要的品种“供不应求”,不需要的品种“供过于求”;
质量好的产品“供不应求”,质量差的产品“供过于求”;
价格昂贵的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便宜的产品“供不应求”;
应时产品“供不应求”,过时产品“供过于求”;
异地优质产品“供不应求”,本地一般产品“供过于求”,等等。;在通常情况下,只能做到供需基本协调,即不协调状况被控制在一个正常波动范围内。
供需失调:由于外在因素导致出现长时间、总量上的“供不应求”或者“供过于求”,而企业又不可能通过常规的调整产能的方式来适应。
供需关系经历了从“供需一体”到“供需分离”的阶段。
在“供需一体”的状态下,没有“货不对路”的问题,也不会出现供需失调。但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品种少,只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需求。
“供需分离”提高了效率,但供方需通过“猜测”来生产产品,出现了供需不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