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 ( 超强 ) 及练习题 ( 含答案 )
一、中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家的猫和老鼠
毕飞宇
我有两个姐姐,大姐长我 6 岁,二姐只比我大一岁半。我们是在无休无止的吵闹和绵延
不断的争斗中长大成人的。我们姐弟三个就像鼎立的三国,在交战的同时不停地结盟、宣
战,宣战、结盟。真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然了,我们的 “分合 ”都是以小
时作为时间单位的。上午我刚刚和我的二姐同仇敌忾,一起讨伐我的大姐,而午饭过后,一切都好好的,我的二姐却突然和大姐结成了统一战线,一起向她们的弟弟宣战了。
总体说来,她们联合起来对付我的时候要多一些,因为父母多少有些偏心,对我格外好
一些。这个我是知道的,在事态扩大、弄到父母那里 “评理 ”的时候,父母虽说各打五十大
板,但板子里头就有了轻与重的分别。比方说,在严厉地批评了我们之后,我的母亲总要
教导我的两个姐姐: “他比你们小哎,让着一点哎。 ”对我就不一样了,母亲说: “下次不许
这样了。 ”口气虽然凶,但说的是 “下次 ”, “这一次 ”呢,当然就算了,事情到此结束。
我们为什么吵呢?为什么斗呢?不为什么。倘若一定要找一个符合逻辑的理由,那只能
是为吵而吵、为斗而斗。举一个例子吧,比方说,现在正在吃饭,我和我的二姐坐在一条凳子上,不声不响地扒饭,这样的饭吃起来就有点无趣,为了打破这种沉闷的局面,在二姐伸筷子去夹咸菜的时候,我会用我的筷子把她的筷子夹住,二姐不动声色,突然抽出筷子又夹我的。噼噼啪啪的战争就这样开始了。母亲突然干咳一声,一切又安静了。所争夺的咸菜到底被谁夹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母亲的那一声干咳究竟落在哪一个节拍上,这全靠你的运气,有点像击鼓传花。如果咸菜归我,即使我并不想吃,我也会像叼着了天鹅肉,嚼得吧唧吧唧的,二姐的脸上就会有一脸的失败。反过来,二姐要是赢了,她会把咸菜含在嘴里,悄无声息地望着屋梁,那是胜利的眼神,赢了的眼神,内中的自鸣得意是不必说的。
我们姐弟三个现在都已人到中年。我长年在外,节日里偶尔团聚,我们谈得最多的恰恰是少年时期的 “战争往事 ”,谈起来就笑声不断。这一点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有一次我把话
题转了,说起了姐姐们对我的好处来:我 6 岁的那一年得了肾炎,不能走动,每天都由我的父亲背到五六里外的彭家庄去,注射青霉素和庆大霉素。有一次是我的大姐背我去的,
那时候她其实也只是一个 12 岁的孩子,又瘦又小。她在那个晴朗的冬日背着我,步行了
多里地。快到家的时候大姐终于支持不住了,腿一软,姐弟两个顺着大堤的陡坡一直滚到了河边。我并没有摔着,反而开心极了,大姐满头满脸都是汗,她惊慌地拉起我,第一
句话就是: “不能告诉爸妈。 ”这件事都过去 30 年了,可它时不时会窜到我的脑子里来。出
乎我意料的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我回忆起来一次就感动一次。 12 岁的大姐,冬天里一头
的汗,惊恐的眼神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在人到中年之后反而为这件事伤恸不已。那一回
过年我说起了这件事,我并没有说完,大姐的眼眶突然红了,说: “多少年了,怎么说起这
个,你怎么还记得这个呢。 ”大姐显然也记得的,不然她不会那样。她把话题重又拉回到吵
闹的事情上去了。
这样的吵闹本身就设置了一个温暖的前提:我们能够,我们可以。我们幼小的内心世界
也许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 “打斗 ”中拓宽开来、丰富起来的。时过境迁之后,我们意外地发现,兄弟姐妹之间的许多东西也许并不能构成我们的日常生活,它反而是隐匿的,疏于表达的。然而,它却格外地切肤,有一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牵扯。美国人通过《猫和老鼠》的卡通形象向全世界的少儿表达了这样一种典范人生:打吧,吵吧,闹吧,可你们永远是兄弟,永远是姐妹 ——你们永远不能生活在一起,但你们谁也不能离开谁。
(文章有删节)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结合文题概括回答。
2)阅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 我们姐弟三个就像鼎立的三国,在交战的同时不停地结盟、宣战,宣战、结盟。真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文中划线词语有怎样的语言特色及表达效果?简要分析)
② 然而,它却格外地切肤,有一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牵扯。(
“打断骨头连着筋 ”是一种怎
样的牵扯?联系上下文回答)
(3)第四段作者写 “姐姐背我治病 ”的内容,有什么表达作用?具体分析。
(4)如何理解文末最后一句话,请结合你自己的
“猫和老鼠 ”的情感体验谈谈看法。
【答案】 ( 1)文章写了姐弟三个在童年时如同猫和老鼠永不停止的
“战争 ”,外及大姐背
弟弟治病的往事,表达了姐弟间既争吵又友爱的切肤情谊。
( 2) ① 语言有顶针(或大词小用)的特点,与下文姐弟间永不停止的
“战争 ”相呼应,充
满了幽默诙谐的趣味。 ② 连绵不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