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维设计】高中生物 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 第二节 第1课时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名师优质课件 苏教版必修2.ppt

发布:2019-09-17约8.31千字共6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间接验证: ①测交法——孟德尔杂交实验的验证。杂种F1与双隐性类型杂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1∶1∶1∶1,间接证明了杂种F1产生了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验证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②自交法——孟德尔杂交实验的重复。杂种F1自交后代F2中出现了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这也是F1产生了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即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的结果。 * * 某细胞染色体上的基因如图所示:①~④中哪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提示:③和④。 [跟随名师·解疑难] 1.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   项目 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对相对性状 n对相对性状 相对性状 的对数 1对 2对 n对 等位基因 及位置 1对等位基因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 2对等位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 n对等位基因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   项目 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对相对性状 n对相对性状 F1的配子 2种,比例相等 22种,比例相等 2n种,比例相等 F2的表现 型及比例 2种,3∶1 22种,9∶3∶3∶1 2n种, (3∶1)n F2的基因 型及比例 3种,1∶2∶1 32种 (1∶2∶1)2 3n种 (1∶2∶1)n 测交表现 型及比例 2种,比例相等 22种,比例相等 2n种,比例相等   项目 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对相对性状 n对相对性状 遗传实质 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配子中 减数分裂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实践 应用 纯种鉴定及杂种自交纯合 将优良性状重组在一起 联系 在遗传时,遗传定律同时起作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既有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又有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2.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如图) 3.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杂交育种 (1)杂交育种中适合作为亲本的条件: ①必须具有不同的优良性状。即两个亲本都具有优良性状,但它们所具有的优良性状一定不能是相对性状。 ②必须是纯合子,不能是杂合子。若具有某一优良性状的个体是杂合子,则需经多次自交使其纯化后才能使用。 (2)培育动植物优良品种的一般步骤(以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为例): [例1] 下图表示不同基因型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这两对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从理论上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 A.甲、乙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1∶1∶1∶1 B.甲、丙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1∶1∶1 C.丁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 D.正常情况下,甲植株中基因A与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分离 [思路点拨] [精讲精析] 甲植株与乙植株的杂交属于测交类型,且甲又是杂合子,所以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1∶1∶1;甲、丙植株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1∶1∶1;Aabb自交的结果是:1/4AAbb、1/2Aabb、1/4aabb,比例为1∶2∶1;正常情况下,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答案] D (1)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细胞核遗传)。 (2)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遗传。 (3)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 [例2] (2012·全国卷)果蝇中灰身(B)与黑身(b)、大翅脉(E)与小翅脉(e)是两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灰身大翅脉的雌蝇与灰身小翅脉的雄蝇杂交,子代中47只为灰身大翅脉,49只为灰身小翅脉,17只为黑身大翅脉,15只为黑身小翅脉。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杂交子代中,体色和翅脉的表现型比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两个亲本中,雌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雄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亲本雌蝇产生卵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________,其理论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黑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 [思路点拨] [精讲精析] (1)子代的4种表现型是两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