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中生物 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名师优质课件 苏教版必修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助学园地 助考园地 章 末 整 合 (1)伴性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若就一对相对性状而言,则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2)伴性遗传有其特殊性。 ①雌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不同,有同型和异型两种形式。 ②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或Z染色体上,Y或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从而存在像XbY或ZdW的单个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也能表现。 伴性遗传与两大定律的关系 1.与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关系 ③Y或W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携带的基因,在X或Z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只限于在相应性别的个体之间传递。 ④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联系。在写表现型和统计后代比例时,一定要与性别相联系。 在分析既有性染色体又有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遗传时,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 2.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 按伴性遗传处理,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处理,整体上则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处理。 在上面的示意图中,1、2为一对性染色体,3、4为一对常染色体,则基因A、a、B、b遵循伴性遗传规律,基因A与a、B与b、C与c遵循分离定律,基因A(a)与C(c)、B(b)与C(c)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图示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 1.育种原理:通过基因的重新组合,把两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 2.适用范围:一般用于同种生物的不同品系间。 3.优缺点:方法简单,但需要较长年限的选择才能获得所需类型的纯合子。 4.动植物杂交育种比较(以获得基因型AAbb的个体为例) P AABB×aabb ——动物一般选多对同时杂交 F1 AaBb ?——动物为相同基因型的个体间交配 动植物杂交育种方法比较 F2 9A_B_ 3A_bb 3aaB_ 1aabb 所 需 类 型 F2 纯合子(品种) 从中选出性状符合要求的个体连 续自交或用测交的方法选出纯合 子至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简析 (1)从性遗传: 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如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为显性,无角基因h为隐性,在杂合体(Hh)中,公羊表现为有角,母羊则无角,这说明在杂合体中,有角基因H的表现是受性别影响的。见下表。 伴性遗传与从性遗传 基因型 公羊的表现型 母羊的表现型 HH 有角 有角 Hh 有角 无角 hh 无角 无角 此外,人类的秃顶遗传也属从性遗传,如同为含秃顶基因的个体,在男性表现为秃顶(往往40岁后发病),而女性则表现正常——从性遗传现象也表明了生物的性状不仅受基因控制,也受环境(如性别因素)的影响。 (2)伴性遗传 遗传基因位于性染色体(X、Y、Z、W)上,其遗传往往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如人类色盲、血友病遗传等。从性遗传和伴性遗传的表现型都同性别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遗传方式,即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而从性遗传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典例1】 从性遗传和伴性遗传的表现型都与性别有密切关系,但是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遗传方式,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而从性遗传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所以从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如同为杂合体的雄性与雌性所表现的性状是不相同的。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为显性,无角基因h为隐性,一只有角公羊与一只无角母羊交配,生产多胎,所生小羊中,凡公羊性成熟后都表现为有角,凡母羊性成熟后都表现为无角。 (1)根据以上事实,能不能确定绵羊有角性状的遗传方式?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有没有伴X染色体遗传的可能?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事实的基础上,写出确定绵羊有角性状的遗传方式的方案,说明推理过程。 解析 (1)结合伴Y染色体遗传的特点和题中从性遗传的特点,后代公羊和母羊表现型不同,且后代母羊与亲代母羊相同,后代公羊与亲代公羊相同,不能确定绵羊有角性状的遗传方式。假设是伴X染色体遗传,根据题意可得如下系谱图: P XHYh (有角) × XhXh (无角) 后代 XHXh (有角) XhY (无角) 与题中结果不符,没有伴X染色体遗传的可能。(2)确定绵羊有角性状的遗传方式,可通过选择无角公羊与多只母羊交配或通过选择多只有角公羊与多只无角母羊交配,观察后代小羊性成熟后的表现即可。 答案 (1)不能 伴Y染色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