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7-3总复习——统计与可能性、制定旅游计划5.doc

发布:2017-04-27约6.13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杨寿学校 数学 学科 六 年级 下 册备课预案 课 题统计整理与复习(1) 主备人吴卫东课时1总课时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一般方法,能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能根据实际问题和数据的特点恰当地选择统计图或统计表,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2.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活动过程,感受统计表和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体验收集数据的意义,增强数据分析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知识、过程、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发展学习统计的兴趣,培养从数据的角度观察生活、分析问题的意识。重 点 难 点重点:描述并分析数据。 难点: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教 具 学 具PPT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流程设计意图+个性化修改回顾引入 1、提问:小学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统计的哪些内容? 2、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统计知识,教师选择板书学生回答的内容: 收集、整理数据 统计表 统计 描述分析数据 平均数 统计图(条形、折现、扇形) 3、谈话:今天我们要对统计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揭示课题)知识 梳理1、出示问题: (1)在统计时,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哪些? (2)统计活动中,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方法有哪些? (3)条形统计图、折现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4)你能举例说说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吗? 让学生围绕上面问题在小组里讨论。 2、组织交流。 3、口答:表示下面的数据,分别用哪个统计图比较合适?为什么? (1)表示某地上半年各月降水量; (2)表示某地上半年各月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百分之几; (3)表示几个地方某月不同的降水量。应用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1题。 (1)学生读题后。 (2)提问:这三题各可以怎样收集数据? (3)追问:你能再举出几个通过调查收集数据的例子吗? 2、做“练习与实践”第2题。 (1)提问:你能说说六年级男生仰卧起坐成绩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分段的人数吗? (2)整理数据并填写统计表。 (3)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整理的方法,以及成绩状况分析。 3、做“练习与实践”第3题。 (1)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数据? (2)独立思考书中的三个问题,与同桌交流,主要说说是怎样从图中看出来的。 (3)提问:从图中你还了解到哪些信息? 4、做“练习与实践”第4题。 (1)提问:你能估计每个节目的播音时间大约占每周播音时间的百分之几吗? (2)独立完成书上的四个问题。 (3)评讲反馈。 (4)提问:上面的数据还可以用什么统计图来表示?先在小组里讨论,再在书上画一画。 (5)交流学生的画法,说说是怎么想的。 (6)比较:扇形统计图里的大小表示什么?条形统计图里的条形表示什么数量?从条形统计图里知道了些什么? 全课总结提问:今天我们复习了统计,你能有条理地说说各个统计图的特点吗?怎样选择比较合适的统计图?板书 设计 教 后 记  杨寿学校 数学 学科 六 年级 下 册备课预案 课 题统计整理与复习(2) 主备人吴卫东课时2总课时教 学 目 标1. 使学生加深认识统计表和不同的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作用及计算方法,能简单分析统计图呈现的信息。 2. 使学生在根据统计图的数据分析问题、作出判断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断能力,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养成用数据分析问题的习惯。重 点 难 点重点:能根据统计图表呈现的信息分析问题。 难点:对统计图表的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教 具 学 具课前整理自己6周岁以来每年测得的身高数据;每人一个计算器。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流程设计意图+个性化修改回顾 交流谈话:同学们,我们上节课整理和复习了统计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复习这部分内容,重点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和分析生活中更多的时间问题。(板书课题) 1.提问: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了哪些统计图?你能说说什么情况下用哪个统计图比较合适吗? 2.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 4.小结:要直观地看出每个数量的多少,适合用条形统计图;要反映数量的多少和增减变化情况,适合用折现统计图;要反映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适合用扇形统计图。应用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5题。 提问:可以怎样比较男、女升的汉字录入速度?先在小组内说说想法。 集体交流:说说为什么要比较平均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