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统计与可能性.doc

发布:2017-08-08约1.57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九、统计与可能性 第一课时?分段数据统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70—74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 3、联系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能正确进行分段整理数据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口算: 400-60= 20÷5= 64-19= 56×30= 80+200= 30×6= 39+92= 810÷9= 二、导入新课: 谈话:每个星期一,大家都会穿校服,看上去整齐又漂亮。 想一想,在每次换校服之前都要做什么呢?(量身高) 随便请几个学生说出自己的身高。问:是不是要为你们每个同学都设计一个尺寸,做出50种规格的校服呢?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很容易说出可以分型号制作。 三、进行新课: 1、出示例题情境图及梅峰小学鼓号队员身高记录单 请大家观察表中的数据,你觉得应该怎样安排比较的合适? (分大号、中号、小号三种规格。身高120cm~129的穿小号,130~139的穿中号,140~149的穿大号。) 现在我们已经想到了要根据身高把服装分成3种型号,看了这张记录单,你清楚具体有几套大的?几套中的?几套小的?那下面该做什么? (按各段统计,可以用打“√”的方法或是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 更喜欢哪种统计方法呢?为什么?(用“正”字可以更清楚地看出结果) 根据记录单上的数据,用画“正”字的方法分段整理数据,注意不要遗漏不要重复。 写完之后与电脑的演示校对一下,如果有错,检查一下问题在哪里。 2、能不能就这样把画“正”字的记录表交上去呢? 指出:还要根据它完成统计表。 学生继续完成。与电脑校对。 想一想,那么多的班级,都制作了类似的统计表,而且每年都需要这样的统计,检查我们的这份表格,还缺了什么呢? 出示完整的表格,包括表名和制表日期。 3、分析数据:服装厂的人看到这张统计表,会明白哪些问题? 4、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用分段整理的方法进行统计 四、巩固练习: 1、我们都希望自己有一个美丽的家园,需要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流水。 演示: “你知道吗?” 了解空气污染指数的一些常识。 2、现在你们想知道我国一些大城市的空气质量现状吗?(“想想做做”第2题) 找一找,哪些城市的空气质量是“优”?画“正”字统计在表中。 那我们现在居住的城市空气质量到底如何呢?请大家找一找。(良) 把其他也是“良”的城市找出来,统计好 剩下的几个城市空气质量属于哪一段呢?继续填写。 根据“正”字整理情况,完成统计表。 看了这份统计你有什么想法么? 指名读一读表名,这个表名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时间:2004年4月30日 指出:空气质量随时会随着一些交通、工业等情况发生变化,所以这份统计表还特意要说清楚统计的时间。 3、再来看一份我们比较熟悉的城市——上海在2004年4月整个月中的空气质量情况 演示该题,先找到刚才提到的“4月30日 58”指出:4月30日这天,它的空气污染指数是58,空气质量良,是不是每天都这样呢? (不是,有空气质量优的时候,也有轻度污染的时候。……) 根据这份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你能评价一下上海2004年4月份的空气情况吗? 你想到了什么?(我们要注意保护环境) 五、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1题 六、课内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统计知识? 有什么收获和疑问?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用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进行统计。课后请大家 多搜集一些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统计的素材,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 教学后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