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统计与可能性修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南沈灶小学集体备课个案
年级 六 科目 数学 备课时间 2013、5、16 主备人 叶翠红
统计与可能性复习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12页-113页“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第1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与现实生活的的密切关系,明确收集、记录、整理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2、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体会要根据相关数据的特点。
3、恰当地选择统计图和统计表进一步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体会要根据相关数据的特点。
2、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引用资源(教学具准备):实物挂图
教学流程:
⒈复习有关统计的知识和方法。
⑴引导学生回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①??? 广泛地有针对性地收集各种原始数据。
②??? 对数据进行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③??? 数据处理、分类和计算。
④ 按一定的顺序或方式表示出来。
提问:收集数据有哪些方法?(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小结:常用的方法有调查、测量、实验以及直接从报刊、杂志、图书和网络中获取。
⑵提问:记录数据有哪些方法?举例说明。
(如选举中队长统计选票时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作图形符号的方法…)
⑶出示填空题。
( )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讨论修改栏 南沈灶小学集体备课个案
年级 六 科目 数学 备课时间 2013、5、16 主备人 叶翠红
( )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的关系。
( )统计图能清楚地直接比较出数量的多少。
小结:我们学过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它们在描述数据时,各自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根据数据特点进行选择。
⒉指导学生完成第1题
⑴引导观察教材提供的两张统计表,说说从中获得哪些信息。(第一张统计表,重点引导学生对各个城市的数据进行比较,突出最多量和最少量;第二张统计表,不仅要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比较,还要引导学生说说发展变化趋势。)
⑵思考:这两组数据分别制成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为什么?
⑶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统计图,并进一步讨论这两种统计图的结构和特点。
⑷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看图回答。
练习:
填空。 ①绘制统计图时,要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 )统计图。
②要制出能反映三个或三个以上项目以及关系的统计表,应制成( )统计表。
③为了给病人描绘体温变化情况应选择( )统计图。
⒉下面记录了某年某地区七月上旬、八月上旬的气温情况:
七月:22。C、24。C、25。C、28。C、26。C、23。C、28。C、29。C、31。C、33。C
八月:33。C、32。C、31。C、28。C、26。C、24。C、24。C、23。C、22。C、21。C
整理数据,填写下表:
22—24
25-27
28-30
31-33
七 月
八 月
板书设计:
统计与可能性
(机动)
讨论修改栏 南沈灶小学集体备课个案
年级 六 科目 数学 备课时间 2013、5、16 主备人 叶翠红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册112页-114页 “练习与实践”第2~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与现实生活的的密切关系。
2、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体会要根据相关数据的特点恰当地选择统计图和统计表。
3、进一步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引用资源(教学具准备):
实物挂图
教学流程:
(一)回忆不同统计图的特点。
(二)出示教材113页的统计图指导观察统计图
1、指名回答,这是什么统计图?
2、组织讨论: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与普通复式条形图有什么不同?
(①直条方向是横着的,也就是用横轴方向表示数量的多少;②表示同一组两个数量的直条不是并着排列的,而时是首尾相接。)
3、独立完成统计表。根据图中的信息将统计表填写完整。
4、小组交流讨论教材中提出的4个问题
引导学生可以根据统计图或统计表进行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
(三)指导完成第3题
⒈出示第3题统计表,说说从表中可以了解哪些信息?
⒉引导学生完成折线统计图:描点、标数据、连线。(注意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