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9课《古诗二首:夜宿山寺》(说课稿)二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统编版).docx

发布:2025-03-20约2.8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9课《古诗二首:夜宿山寺》(说课稿)二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统编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古诗二首:《夜宿山寺》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二年级

3.授课时间:第3课时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文本理解:通过朗读和背诵《夜宿山寺》,培养学生对古诗意境的感知能力,提升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力。

2.语言积累:引导学生积累古诗中的优美词句,增强语言表达和审美情趣。

3.思维发展: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文化传承: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诗歌意境的理解:《夜宿山寺》中的意象丰富,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想象,体会诗人夜宿山寺时的心境和所见景象。

2.诗句的积累与运用:学生能够正确背诵并理解诗句,并能尝试运用到自己的语言表达中。

难点:

1.诗歌情感的理解:二年级学生对古诗的情感理解较为困难,难点在于帮助学生体会诗人孤寂中的豪迈情感。

2.诗句的背诵:由于诗句较长,学生可能存在背诵困难。

解决办法:

1.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如分组朗读、配乐朗读等,帮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直观展示诗句中的意象,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境。

3.设计趣味性的背诵活动,如角色扮演、接龙背诵等,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

4.分步骤指导背诵,先逐句背诵,再连句背诵,最后整首背诵,逐步突破背诵难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感。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利用图片、音乐等创设诗歌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诗的魅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PPT展示诗歌内容、作者背景和诗歌意境,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2.视频教学:播放与诗歌相关的视频,如山寺风光、诗人生活片段等,丰富教学内容。

3.实物教学:展示与诗歌相关的实物,如古寺庙模型、书法作品等,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夜宿山寺》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进入诗歌的情境。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诗歌中描述了怎样的景象?

3.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诗人李白及其创作背景。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朗读诗歌,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解释生字词,如“危楼”、“僧推”等,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3.分析诗歌意象,如“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等,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豪迈情怀。

4.讨论诗歌情感,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在孤寂中的豪迈与坚定。

5.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何会发出“手可摘星辰”的感叹?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学生跟读诗句,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

2.学生尝试背诵诗句,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设计填空题,让学生填写缺失的词语,巩固对诗句的理解。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诗歌中的“危楼高百尺”给你怎样的感受?

2.提问:如果你是诗人,站在这样的高楼上,你会想些什么?

3.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邀请学生上台,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诗歌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保持像诗人那样的豪迈情怀?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强调保持豪迈情怀的重要性。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中的豪迈情怀。

2.布置作业:背诵《夜宿山寺》,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内容。

总用时: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夜宿山寺》这首古诗。

-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古诗中的关键词汇,如“危楼”、“星辰”、“僧推”等。

-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如“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等。

2.技能提升:

-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提高了对古诗韵律和节奏的感知能力。

-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提升了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学生通过分析诗句,锻炼了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体验:

-学生在感受诗歌意境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诗人在孤寂中的豪迈情怀。

-学生通过诗歌,对古人的生活和情感有了更深的理解,增强了同理心。

-学生在欣赏古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