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doc

发布:2017-01-19约5.12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 一、填空题 1、受弯构件的破坏形式有 、 。 2、受弯构件的正截面破坏发生在梁的 ,受弯构件的斜截面破坏发生在梁的 ,受弯构件内配置足够的受力纵筋是为了防止梁发生 破坏,配置足够的腹筋是为了防止梁发生 破坏。 3、梁内配置了足够的抗弯受力纵筋和足够的抗剪箍筋、弯起筋后,该梁并不意味着安全,因为还有可能发生 、 、 ;这些都需要通过绘制材料图,满足一定的构造要求来加以解决。 4、斜裂缝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支座附近的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 超过了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而开裂的。 5、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有 、 、 ,其中属于材料未充分利用的是 、 。 6、梁的斜截面承载力随着剪跨比的增大而 。 7、梁的斜截面破坏主要形态有3种,其中,以 破坏的受力特征为依据建立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8、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其斜截面承载力 。 9、随着纵向配筋率的提高,其斜截面承载力 。 10、当梁上作用的剪力满足:V≤ 时,可不必计算抗剪腹筋用量,直接 满足以及最小配箍率的要求;当梁上作用的剪力满足:V≥ 时,则必须计算抗剪腹筋用量。 11、当梁的配箍率过小或箍筋间距过大并且剪跨比较大时,发生的破坏形式为 ;当梁的配箍率过大或剪跨比较小时,发生的破坏形式为 。 12、对于T形、工字形、倒T形截面梁,当梁上作用着集中荷载时,需要考虑剪跨比影响的截面梁是 。 13、 对梁的斜截面承载力有有利影响,在斜截面承载力公式中没有考虑。 14、设置弯起筋的目的是 、 。 15、为了防止发生斜压破坏,梁上作用的剪力应满足: ,为了防止发生斜拉破坏,梁内配置的箍筋应满足 。 16、梁内需设置多排弯起筋时,第二排弯起筋计算用的剪力值应取 ,当满足V≤ 时,可不必设置弯起筋。 17、当梁内的配筋情况为 时,则不需绘制材料图。 18、弯起筋应同时满足 、 、 ,当设置弯起筋仅用于充当支座负弯矩时,弯起筋应同时满足 、 ,当允许弯起的跨中纵筋不足以承担支座负弯矩时,应增设支座负直筋。 19、当梁内的纵筋 时,材料图为一条直线。 20、材料图与该梁的弯矩图 ,说明材料的充分利用程度越好。 21、绘制材料图时, 纵筋承担的抵抗弯矩应排放在材料图的最外层, 纵筋承担的抵抗弯矩应排放在材料图的最内层。 22、确定弯起筋位置时,为了防止发生斜截面受弯破坏,应满足 。 23、通常梁内的跨中纵筋不宜截断,而支座负纵筋可以截断,其截断位置应根据 确定,从其理论断点处向外伸长一个长度。 24、梁内设置鸭筋的目的是 ,它不能承担弯矩。 二、判断题 1、无腹梁承受集中荷载时,梁的剪切承载力随剪跨比的增大而增大。 2、有腹筋梁承受集中力时,梁的剪切承载力随剪跨比的增大而增大。 3、有腹筋梁的力学模型可假设为图示的桁架模型,箍筋相当于受拉腹杆。因此,它们只起拉杆作用,对周围混凝土没有约束作用。 4、梁发生斜截面弯曲破坏的可能是钢筋弯起位置有误。 5、在梁的斜截面抗剪计算中,位于受压区的T形截面翼缘可以忽略不计。 6、剪跨比对有腹筋梁的抗剪承载力影响比对无腹筋梁的影响小。 7、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中,要考虑剪跨比的梁是以受集中荷载为主的简支梁。 8、当梁的配箍量不变时,在满足构造要求的前提下,采用较小直径、较小间距的箍筋有利于减小斜裂缝宽度。 三、选择题 1、梁受弯矩、剪力的作用要产生斜向裂缝是因为主拉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A、轴心抗拉强度;B、抗剪强度;C、拉压复合受力时的抗拉强度;D、压剪复合受力时的抗剪强度。 2、相同的梁,由于剪跨比不同,斜截面破坏形态会不同。其中剪切承载力最大的破坏形态是:A、斜压破坏形态;B、剪压破坏形态;C、斜拉破坏形态。 3、无腹筋梁的抗剪承载力随剪跨比的增大而A、增大;B、减小;C、基本不变。 4、梁斜截面破坏有多种形态均属脆性破坏,相比较下脆性稍小一些的破坏形态是:A、斜压破坏;B、剪压破坏;C、斜拉破坏。其中脆性最严重的是:A、斜压破坏;B、剪压破坏;C、斜拉破坏。 5、无腹筋简支梁,主要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力:A、纵筋的销栓力;B、混凝土骨料的啮合力;C、混凝土与拉筋形成的拱。 6、无腹筋梁随着剪跨比由小到大,其斜截面的破坏形态将由A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