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一、填空题:1、斜裂缝产生的缘由是:由于支座附近的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产生 超过了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而开裂的。2、斜裂缝破坏的主要形态有: 、 、 ,其中属于材料充分利用的是 。3、梁的斜截面承载力随着剪跨比的增大而 。4、梁的斜截面破坏形态主要有三种,其中,以 破坏的受力特征为根据建立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5、随着混凝土强度的进步,其斜截面承载力 。6、随着纵向配筋率的进步,其斜截面承载力 。7、对于 状况下作用的简支梁,可以不考虑剪跨比的影响。对于 状况的简支梁,应考虑剪跨比的影响。8、当梁的配箍率过小或箍筋间距过大并且剪跨比拟大时,发生的破坏形式为 ;当梁的配箍率过大或剪跨比拟小时,发生的破坏形式为 。9、 对梁的斜截面承载力有有利影响,在斜截面承载力公式中没有考虑。10、设置弯起筋的目的是 、 。11、为了防止发生斜压破坏,梁上作用的剪力应满足 ;为了防止发生斜拉破坏,梁内配置的箍筋应满足 。12、梁内设置鸭筋的目的是 ,它不能担当弯矩。二、推断题:1、某简支梁上作用集中荷载或作用均布荷载时,该梁的抗剪承载力数值是一样的。〔 〕2、剪压破坏时,与斜裂缝相交的腹筋先屈从,随后剪压区的混凝土压碎,材料得到充分利用,属于塑性破坏。〔 〕3、梁内设置箍筋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形成良好的钢筋骨架,保证钢筋的正确位置。〔 〕4、当梁承受的剪力较大时,优先采纳仅配置箍筋的方案,主要的缘由是设置弯起筋抗剪不经济。〔 〕5、当梁上作用有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时,应考虑剪跨比λ的影响,取0Vh M=λ〔 〕6、当剪跨比大于3时或箍筋间距过大时,会发生剪压破坏,其承载力明显大于斜裂缝出现时的承载力。〔 〕7、当梁支座处允许弯起的受力纵筋不满足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要求时,应加大纵筋配筋率。〔 〕8、当梁支座处设置弯起筋充当支座负筋时,当不满足斜截面抗弯承载力要求时,应加密箍筋。〔 〕9、梁内设置多排弯起筋抗剪时,应使前排弯起筋在受压区的弯起点距后排弯起筋受压区的弯起点之距满足:max s s ≤〔 〕10、由于梁上的最大剪力值发生在支座边缘处,那么各排弯起筋的用量应按支座边缘处的剪力值计算。〔 〕11、箍筋不仅可以进步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还可以约束混凝土,进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延性,对抗震设计尤其重要。〔 〕12、影响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截面尺寸大小,纵筋配筋率,冀缘尺寸的大小。〔 〕13、鸭筋与浮筋的区分在于其两端锚固部是否位于受压区,两锚固端都位于受压区者称为鸭筋。〔 〕14、材料图又称为抵抗弯矩图,只要是材料图全部外包住弯矩图,该梁就平安。〔 〕15、为了节省钢筋,跨中和支座负纵筋均可在不需要位置处截断。〔 〕16、设置弯起筋仅用于抗剪时,还需满足斜截面抗弯和正截面抗弯。〔 〕17、不设弯起筋的梁,不会发生斜截面抗弯缺乏。〔 〕18、斜拉、斜压、剪压破坏均属于服性破坏,但剪压破坏时,材料能得到充分利用,所以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是根据剪压破坏的受力特征建立起来的。〔 〕19、设置弯起筋的排数越多,其抗剪承载力越高。〔 〕20、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公式中没有考虑梁的受力纵筋用量对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三、选择题:1、关于混凝土斜截面破坏形态的以下阐述中,〔 〕项是正确的。A 斜截面弯曲破坏和剪切破坏时,钢筋应力可到达屈从B 斜压破坏发生在剪跨比拟小〔一般1πλ〕或腹筋配置过少的状况 C 剪压破坏发生在剪跨比适中〔一般3~1=λ〕或腹筋配置适当的状况 D 斜拉破坏发生在剪跨比拟大〔一般3φλ〕或腹筋配置过多的状况2、以下影响混凝土梁斜面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中,〔 〕项所列有错?A 剪跨比B 混凝土强度C 箍筋配筋率和箍筋抗拉强度D 纵筋配筋率和纵筋抗拉强度3、钢筋混凝土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计算位置是〔 〕。A 跨中正截面B 支座中心截面C 受拉区弯起筋弯起点处D 受压区弯起筋弯起点处4、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是根据〔 〕。A 斜压破坏受力特征建立的B 剪压破坏受力特征建立的C 适筋破坏受力特征建立的D 塑性破坏受力特征建立的5、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中没有表达〔 〕影响因素。A 材料强度B 纵筋配筋量C 配箍率D 截面尺寸6、受弯构件中配置肯定量的箍筋,其箍筋的作用〔 〕是不正确的。A 进步斜截面抗剪承载力B 形成稳定的钢筋骨架C 固定纵筋的位置D 防止发生斜截面抗弯不足。7、受弯构件产生斜裂缝的缘由是〔 〕。A 支座附近的剪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剪强度B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