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六章第一节光疗概述.ppt

发布:2018-04-13约1.99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光疗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红外线疗法 第三节 可见光疗法 第四节 紫外线疗法 第五节 激光疗法 第一节 概 述 一、定义 人工光源: 红外线 可见光 紫外线 激 光 光疗法 自然光源: 日光辐射 phototherapy 二、光的物理特性 (一)光的本质 1.波-粒二象性 (1)电磁波:具有波长、频率、反射、折射、干涉等电磁波特性; (2)粒子流:由一个个物质微粒组成的粒子(光子)流,具有能量、 吸收、光电效应、光压等量子特征。 2.光子具有能量 E=h·f或E=h·c/λ E为每个光子的能量,单位为尔格(erg)或电子伏特 h(普朗克常数)为6.624×10-27erg*s f:光的振荡频率(Hz) c:光速=3×108m/s λ:光的波长。 光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也越大 (二)光波单位 微米(μm)、纳米(nm)、埃(?) 1μm=10-3mm 1nm=10-3μm 1?=1/10nm (三)光的发生 光能是辐射体原子内部的电子跃迁和分子、原子本身的旋转与振动产生的,是能量转换的一种形式和结果。 基态 激发态 基态 原子和分子等微粒能量转换的结果 Q K L M N O P 可见光与紫外线的发生 可见光(VL) 紫外线(UV) λ 人工紫外线的发生 人工紫外线的发生是电流在水银石英管内流动时,水银受热蒸发成蒸气,管内易于电离的氦气也电离为自由的电子和氦正离子,正负离子分别向管的正极和负极迅速移动。当这些电子撞击水银原子外围的电子时,使外围电子获得了能量,从能量级低的层跃到能量级高的层,从而处于受激状态。电子在受激状态时极不稳定,很快跃回基态,释放出多余的能量,即紫外线的光量子。 (四)光谱 400 760 585 640 1500 400000 180 280 320 575 510 480 450 可见光 红外线 紫外线 短 中 长 紫 靛 蓝 绿 黄 橙 红 远 近 单位:纳米(nm) (五)光的基本理化学效应 热效应 光电效应  光化学效应 荧光和磷光 光的照射深度 总的来说,穿透深度的大小依次为:短波红外线、可见光里的红、橙、黄光>长波紫外线、可见光的蓝紫部分>中波紫外线>长波红外线>短波紫外线。 光化学效应 光分解效应 光合成作用 光聚合作用 光致敏作用 荧光反应 分解作用 UV 化学键断裂 物质分解 碘化钾 (KI→K+I) 视网膜 除极化 中 视 杆状细胞 视神经冲动 枢 觉 (视紫红质分解反视黄醛和视蛋白) 化合作用 在光的作用下,自然界的无机物变为植物本身的有机化合物同时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 CO2+H2O CH2O+O2 叶绿素 聚合作用 在光的作用下,相同元素集合成大分子的过程。 150nm 3O2 2O3 260nm 245-297nm DNA T-T T T (胸腺嘧啶) (胸腺嘧啶二聚物) 光敏作用: 在光感性物质或光敏剂的参与下,使光化反应完成的现象。 光敏剂 光化学反应 光感性 物质 日光性皮炎 牛皮癣、白癜风 UV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