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doc

发布:2017-02-16约7.86万字共9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学院专业平台必修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理论课程之一,是研究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方法论课程。 (二)教学目的 教学的目的是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政策,并且能够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现实的经济问题。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基本理论。教学内容共分十一章,主要包括第零章绪论;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第二章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三章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第四章和第五章介绍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与实践;第六章为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第七章为失业与通货膨胀;第八章分析介绍国民经济的基本知识及国民经济部门的作用;第九章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第十章为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 (四)教学时数 1.时数:3课时/周,总计:54课时 2.进度:见《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进度表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进度表 章 次 内 容 总学时 课堂教学 讨论(实践)课 零 绪论 2 2 / 一 国民收入核算 4 4 / 二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6 6 / 三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6 6 / 四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4 4 / 五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6 6 / 六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4 4 / 七 失业与通货膨胀 4 4 / 八 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 6 6 / 九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6 6 / 十 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 6 6 / 合计 十章 54 54 / (五)教学方式 主要采用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增加讨论课和习题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题和论述题等。 二、本文 绪论 一、课程安排与要求 二、宏观经济学简介 三、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 四、宏观经济模型的构成 一、课程安排与要求 1、教科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2、教学参考书 在经济学的教学史上,曾经产生三部具有世界影响的经济学教科书,它们分别是: 19世纪40年代 [英]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 19世纪90年代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20世纪50年代 [美]萨缪尔森:《经济学》 建议采用的教学参考书是:[美]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8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 3、教学方法:内容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课程学习与问题研究相结合。 二、宏观经济学简介 1、经济学理论体系 资本主义部分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微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2、最著名的经济学家 英国经济学家斯密:经济学的奠基者。 德国经济学家马克思:开创了社会主义时代和改变了资本主义时代。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奠基者。 3、目前最有影响的经济学流派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继承凯恩斯经济学传统,从凯恩斯学派演变而成。 新古典主义学派:继承新古典经济学传统,从货币学派的分支理性预期学派演变而成。 三、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 1、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研究与其他市场没有联系的某个市场的均衡。 2、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在各个市场的相互联系之中研究某个市场的均衡。 3、静态分析方法:研究某个经济变量的均衡状态以及达到均衡状态的条件,但不涉及均衡状态形成的时间因素。 4、比较静态分析方法:通过对不同均衡状态的比较来发现导致均衡状态变化的因素,同样不涉及均衡状态变化的时间因素。 5、动态分析方法:从不同的时期来研究某个经济变量变化的过程。 6、规范分析方法:回答“应该是什么”这类问题的分析方法。在一定的哲学、宗教、文化、道德的前提下对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作出价值判断。 7、实证分析方法:回答“是什么”这类问题的分析方法。说明某个事物过去怎样,现在怎样,将来怎样。它的结论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 四、宏观经济模型的构成 1、定义: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含义做出规定。经济学的变量主要有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流量和存量。外生变量是宏观经济模型建立的外部条件,内生变量是宏观经济模型要研究的 变量。流量的特征是它的数值是用时期来度量的。存量的特征是它的数值是用时点来度量的。 2、假设: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