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doc

发布:2024-11-15约7.54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1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机械设计

课程英文名

MechanicalDesign

双语授课

□是?否

课程代码课程学分

3

总学时数

48(含实践4,其中劳动教育1)

课程类别

□通识教育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其他

课程形态

□线上

?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

□社会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开卷□课程论文□课程作品□汇报展示?报告

?课堂表现□阶段性测试?平时作业□其他(可多选)

开课学院

机器人工程学院

开课

系(教研室)

机械制造工程系

面向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开课学期

第5学期

先修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精度设计、机械原理等

后续课程

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传动与控制等

选用教材

濮良贵主编.机械设计(第十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参考书目

潘承怡主编.机械设计(第1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

课程资源

课程简介

?《机械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技术核心课程。它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课程的任务是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了解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坚定自主创新设计、复兴民族工业的历史责任感,使学生熟知通用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具有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应用标准、规范及手册的能力,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最新发展及现代设计方法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二、课程目标

表1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习得传动机构设计规范、运动受力分析、失效形式研究、固定连接、安装装配等相关机械设计知识,灵活运用机构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设计完整的机械装置,培养机械工程设计能力。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和机械工程专业知识及创新意识,能够综合运用传动机构设计方法,标准件选用、设计、安装规范,以获得实用、简易、有价值的机械装置。具有开拓进取的科技创新精神。

课程目标2

在遵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前提下,通过文献研究、工具资料查阅等,结合专业理论知识,能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进行分析,以指导机械工程设计。培养严谨、细致的大国工匠精神。

课程目标3

针对机械工程领域的机械设计的相关问题,能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并得出结论以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科学家精神。

课程目标4

在机械工程设计活动中,能充分考虑本机械工程项目对操作者、工作环境的影响,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机械工业可持续发展。

表2-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机械工程中的控制系统、机械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法律、健康、安全、文化、社会以及环境等因素。【H】

指标点3.2:能够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机械系统和零部件,并能制定其制造工艺。

课程目标1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机械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M】

指标点2.3:应用机械工程技术,结合文献研究,分析复杂机械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课程目标2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建模、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L】

指标点4.2: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制定实验方案并实施。

课程目标3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机械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L】

指标点7.2:能够评价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课程目标4

三、课程学习内容与方法

(一)理论学习内容及要求

表3-1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应关系

序号

课程模块

学习内容

学习任务

课程目标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学时

1

走进机械设计

1.课程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2.机械设计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3.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方法;

4.四大发明对我国技术发展的意义;

5.当前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条件。

1.拓展阅读:了解中国制造2025;

2.课后思考:机械设计方法、设计思维。

课程目标2

、4

重点:

1.机械的组成和基本术语;

2.当前机械发展前沿,我国机械发展的迫切需求。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