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课件:麻醉 完整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鉴别诊断 肾上腺素反应 与局麻药中毒或过敏反应相鉴别 患者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心悸,气短 恶心呕吐,心动过速,血压升高 治疗:镇静,吸氧,对症处理 常用局部麻醉方法 表面麻醉(surface anesthesia) 经粘膜阻滞神经末梢 局部浸润麻醉(local infiltration anesthesia) 注射于手术区组织内 区域阻滞(regional block) 手术区四周和底部注射 神经阻滞(nerve block) 神经干、丛、节的周围注射局麻药 颈丛阻滞 C1~4脊神经前支组成 方法:颈深丛及浅丛阻滞 常用吸入麻醉药 药物 气体麻醉药 氧化亚氮 挥发性麻醉药 恩氟烷 异氟烷 七氟烷 地氟烷 常用吸入麻醉药理化性质 药 物 油/气 血/气 代谢率(%) MAC(%) 笑 气 1.4 0.47 0.004 105 氟 烷 224 2.4 15-20 0.75 恩氟烷 98.5 1.9 2-5 1.68 异氟烷 97.8 1.4 0.2 1.15 七氟烷 53.4 0.65 2-3 1.71 地氟烷 18.7 0.42 0.02 6.0 吸入麻醉的优缺点 优点 作用全面,可控性好,具有器官保护作用 缺点 环境污染,肝脏毒性,抑制缺氧性肺血管收缩,恶心呕吐,恶性高热 全身麻醉 – 静脉麻醉 麻醉药直接注入静脉,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全身麻醉作用 临床应用 麻醉诱导 全身麻醉的维持 常用静脉麻醉药 硫喷妥钠 Thiopental sodium 丙泊酚 propofol 咪哒唑仑 midazolam 氯胺酮 ketamine 依托咪酯 etomidate CNS 催眠 催眠 催眠 催眠,镇痛 催眠 循环 抑制,血管扩张 抑制,BP↓ HR↓,血管扩张 轻度抑制,BP↓ HR↓,血管扩张 抑制,交感兴奋 无明显抑制 呼吸 抑制,喉痉挛,支气管痉挛 抑制-暂停 轻度抑制 抑制-暂停 无抑制 应用 诱导 诱导,维持 诱导,维持 诱导,维持,基础 诱导,维持 用量 4-6mg/kg,iv 1.5-2mg/kg,iv 0.2-0.3mg/kg,iv 1-2mg/kg, iv 5-8mg/kg, im 0.3-0.4mg/kg, iv 起效 1min 30-40s 30s 30-60s, iv 5-8min, im 30s 维持 15-20min 4-5min 17min 10-15min 3-5min 副作用 呼吸道痉挛,强碱性 呼吸、循环抑制 局部刺激 少 颅内压、眼内压↑,幻觉,恶梦 肌震颤,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 Propofol 作用机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GABA的摄取,增强GABA的作用,影响GABAA受体 特点 起效迅速 作用时间短 Ketamine 作用机制:非竞争性拮抗NMDA受体,选择性抑制大脑联络径路、丘脑和新皮质系统,激活边缘系统和海马 特点:分离麻醉 感觉和环境 情绪和神志 外观浅和深镇痛 感觉传入和不能感知 肌肉松弛药 muscle relaxant 作用部位:运动神经末梢和骨骼肌运动终板 分类 去极化肌松药:琥珀胆碱 非去极化肌松药:维库溴铵,阿曲库铵,顺式阿曲库铵,哌库溴铵,罗库溴铵 拮抗剂:新斯的明,sugammadex 应用肌松剂注意事项 控制/辅助呼吸 肌松监测 拮抗肌松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 特殊病人:重症肌无力,恶病质,低血钾,酸中毒等 麻醉辅助用药 咪哒唑仑 氟哌利多 阿片类镇痛药:芬太尼,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吗啡,哌替啶 全身麻醉的实施 麻醉诱导 气管插管 麻醉维持 麻醉深度判断 气管内插管术 目的 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有效通气,全麻药吸入 适应症 全身麻醉,呼吸机治疗,心肺复苏,药物中毒,新生儿窒息 常用气管插管方法 经口腔明视插管 步骤 显露声门 气管插管并发症 呼吸道损伤 过度应激 呼吸道梗阻或肺不张 麻醉机的基本结构和应用 气源 蒸发器 呼吸回路 呼吸机 全身麻醉深度判断 麻醉分期 呼吸 循环 眼征 其他 浅麻醉期 不规则 血压﹢ 睫反射﹣ 咽反射﹢ 呛咳 心率﹢ 眼运动﹢ 出汗 喉痉挛 睑反射﹢ 分泌物﹢ 阻力﹢ 流泪 刺激体动 手术期 规则 稳定稍低 睑反射﹣ 无体动 阻力﹣ 刺激无改变 眼固定 无分泌物 深麻醉期 膈肌呼吸 血压﹣ 光反射﹣ 呼吸深 瞳孔散大 全身麻醉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呼吸系统 呕吐与误吸,呼吸道梗阻,急性肺不张,通气不足 低氧血症,高二氧化碳血症 循环系统 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