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说课稿)四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
第五单元(说课稿)四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2.教学年级和班级:四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通过生动的课文讲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我们将围绕单元主题,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互动,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的核心知识。
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课文阅读和讨论,增强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2.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鼓励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考,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3.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通过学习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阅读理解和写作。在知识层面,他们对汉字有了基本的掌握,能够阅读和理解简单的文学作品。在能力层面,学生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注意力有时难以集中,需要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在素质方面,四年级学生开始对文化知识产生兴趣,但理解和分析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他们的行为习惯正在形成中,学习习惯较为不稳定,需要教师通过正面激励和规范引导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课程学习上,学生对富有故事性和趣味性的课文内容较为感兴趣,但对于较为抽象的语言表达和文学技巧的理解可能会感到困难。此外,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和个性差异,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和动机也各不相同,需要教师关注个体差异,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确保每位学生人手一册。
2.辅助材料:准备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及课外阅读材料,用于拓展学生视野。
3.教学工具:准备白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以及必要的文具,如彩色笔、贴纸等,以便于课堂互动和展示。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活动需要,合理安排座位,确保学生能清晰看到投影内容,并便于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以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或小故事引入,如“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吗?”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如“上一课我们学习了《朋友》,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里,又会告诉我们关于朋友的哪些新知识呢?”
2.新课呈现(约25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本节课的课文内容,如《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特点等。
举例说明:通过故事中的具体事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如雨来的勇敢和智慧。
互动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人物行为和情感,探讨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做,以及这样做的原因。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或情景再现,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师指导:在学生活动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理解上的困难,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强调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今天我们学习了雨来的勇敢和智慧,这些品质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请同学们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朋友的故事,下节课分享给大家。”同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课的内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知识点梳理
一、课文内容理解
1.掌握《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梗概,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2.分析雨来的性格特点,如勇敢、聪明、机智等。
3.理解课文中的关键事件,如雨来掩护李大叔、巧妙应对敌人等。
4.掌握课文中的对话,理解对话背后的情感和意义。
二、生字词学习
1.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梗概”、“机智”、“掩护”等。
2.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并了解其词义和用法。
3.通过生字词的拓展,学习相关的词语和成语,如“机智过人”、“英勇无畏”等。
三、文学常识
1.了解作者管桦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理解《小英雄雨来》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学习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了解那个时代的生活环境和人们的斗争精神。
四、修辞手法
1.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夸张、拟人等。
2.分析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应用,如通过对比突出雨来的勇敢和敌人的残忍。
3.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五、写作技巧
1.学习课文的写作结构,如故事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
2.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如对人物、环境、动作等的描写。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模仿课文进行写作练习。
六、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