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课件:损伤控制学完整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除此以外 其它科也多有应用。 1.正常人平卧位颅内压约为l.33kPa(10mmHg) 轻度(15~20mmHg) 中度 (21~40mmHg) 重度升高(40mmHg) 2.症状 3.适应症:30ml,10ml,5ml 4.注意事项:收缩压 90 mmHg Miller在1978年首次提出 血压、体温、颅内压(ICP)、脑血流(CBF)及脑灌注压(CPP), 创伤性颅脑损伤 51.6% 急性出血 30.0% 多器官功能衰竭占10.5% 其 他或不确定原因占7.9% 急诊室实施急救开胸术 用止血钳钳夹或纱布填塞临时止血 然后送住院部手术室修复损伤血管止血 男性48岁 车祸致伤 gustilo 3度开放性骨折 Anderson-Gustilo的分类法 Ⅰ型:伤口不超过1cm,伤缘清洁; Ⅱ型:撕裂伤长度超过1cm,但无广泛软组织损伤或皮扶撕脱 Ⅲ型;有广泛软组织损伤包括皮肤或皮瓣的撕裂伤,多段骨折,创伤性截肢以及任何需要修复血管的损伤。 骨折分型: 组合式 外支架 多段骨折 稳定性欠 不便活动护理 临时过渡 多段骨折复位不佳20120418桡神经修复术后4月VSD(vacuum sealing drainage)的应用 DSA 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 髂内动脉骨盆内分支栓塞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CS 在血管创伤的应用 临时性血管内分流 Temporary intravascular shunts , TIVSS TIVSS 延长确定性手术时间至少6 h (确定性手术修复须在24h 内完成) DCS 在血管损伤中的应用 损伤控制 两层含义 1.控制原发损伤造成的严重后果 (出血和污染,使之不再发展) 2. 控制手术本身(医源性)带来的损伤 (保存伤员的生命,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赢得时间) 策略与方法 (三步曲) 抢救生命 养护生命 改善生命 (止血 控制污染) (ICU 复苏 终止死亡三联征) (确定性修复重建) 总 结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航海中船舶遇到意外 对损伤部位做临时性处理 回泊地做确定性修理 严重创伤时人会怎么样? 目前创伤特点: 1.多发伤:伤因(1) 解剖部位(2-) (ISS)〉16 2.复合伤:伤因(2-)解剖部位(1,2-) 3.单一解剖部位的多处损伤 急诊医学教育的发展 通讯网络、急救设备及措施的完善 院前现场急救和转运途中急救水平提高 此类患者送到急诊室,如何处理? 救命 复苏后再确定性手术。 这就是今天所要讨论的问题。 针对严重创伤病人 维护病人的生理机 控制伤情的进一步恶化 Ⅰ期确定性手术,残存的生理潜能“雪上加霜” 术中死亡,或死于术后ARDS和MOF Gawande于2004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两下肢、腹部、右手、面部严重损伤 战地医院 初步处理 德国美军医院 复苏救治 伤后36h美国Walter Reed总医院 更多学者临床实践与研究 DCS理论不断成熟完善 大量失血是严重损伤后机体病理生理改变的基础 大出血恶性循环 特征 低温、凝血障碍和代谢性酸中毒三联征 损伤控制性手术的基础 三者互为因果 恶性循环 长时间的复杂外科手术及麻醉 加重 失血 热量丢失 酸中毒 SIRS 免疫系统损害 Jurkouich等报道,病人中心温度从34℃降至32℃以下,死亡率40%增加到100% Burch病人剖腹手术中每小时的体温丢失量至少为4.6℃ 迅速终止剖腹手术的主要作用是限制热量丢失,恢复温度敏感性凝血功能 DCS 生理潜能临近或达到极限时 致死三联征全部出现 已无力回天 填塞后出血控制,应该最大限度地恢复凝血功能 包括使用血小板、新鲜血浆、Ⅶa因子等 这比手术本身更为符合损伤控制原则 若拖延过久,病情将更趋恶化: 1.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加重 2.MODS 3.感染发生的机会急剧升高 ACS(abdominal compartment sy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