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品解析:天津市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docx

发布:2025-04-03约4.79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度

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数学学科阶段检测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分)

1.已知直线倾斜角为,在轴上的截距为,则此直线方程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求出直线斜率,根据直线斜截式方程,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因为直线倾斜角为,故直线的斜率为,

又直线在轴上的截距为,故直线方程为,

故选:D

2.与直线关于轴对称的直线的方程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设所求直线上一点的坐标,利用对称知识,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设与直线关于轴对称的直线的上一点为,

则在直线上,即得,即,

故与直线关于轴对称的直线的方程为,

故选:A

3.已知圆,圆,则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A.外切 B.相交 C.内切 D.外离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圆方程得出圆心和半径,由圆心距与两圆半径的关系得出结论.

【详解】易知可化为,其圆心,半径;

圆的圆心,半径为;

两圆心距为,易知,

可知两圆相交.

故选:B

4.如图,在平行六面体中,为的中点,设,则()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空间向量的加减运算,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由题意可得

故选:A

5.如果直线:与直线平行,则()

A.0 B. C.0或1 D.0或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直线平行的条件,列式求解,即得答案.

【详解】由题意知直线:与直线平行,

则且,

解得或,

故选:D

6.已知空间向量,则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利用投影向量定义并根据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计算即可.

【详解】易知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为.

故选:A

7.一动点在圆上移动时,它与定点连线的中点轨迹方程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设出动点坐标并根据中点坐标公式代入可得轨迹方程.

【详解】设动点坐标为,中点坐标为;

易知满足,

可得,因此,

代入可得.

故选:A

8.已知椭圆的方程是x2+2y2-4=0,则以M(1,1)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是()

A.x+2y-3=0 B.2x+y-3=0 C.x-2y+3=0 D.2x-y+3=0

【答案】A

【解析】

【分析】首先设出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利用中点坐标求斜率.

【详解】由题意易知所求直线的斜率存在,设过点M(1,1)的直线方程为y=k(x-1)+1,即y=kx+1-k.由消去y,得(1+2k2)x2+(4k-4k2)x+2k2-4k-2=0,

所以==1,解得,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即.

故选:A

9.已知圆上两点,关于直线对称,则圆的半径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意知,圆心在直线2x+y=0上,∴2-m=0,解得m=4,

∴圆的方程为(x-1)2+(y+2)2=9,圆的半径为3.

10.已知为椭圆的左右焦点,,点在椭圆上,是椭圆上的动点,则的最大值为()

A.4 B. C.5 D.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求出椭圆的标准方程,设,求出的表达式,结合二次函数的最值,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由题意可知,则,,

点在椭圆上,则,结合,

解得,故,

设,则,

当且仅当时,取最大值,

即的最大值为,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分)

11.如果x2+y2-2x+y+k=0是圆的方程,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即可求解.

【详解】由

即(-2)2+12-4k0,解得k.

所以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一般方程,考查了基本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12.圆与圆的公共弦的长为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将两圆方程作差可得出相交弦所在直线的方程,求出圆的圆心到相交弦所在直线的距离,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相交弦长.

【详解】将圆与圆方程作差可得,

所以,两圆相交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圆的圆心为原点,半径为,

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所以,两圆的公共弦长为.

故答案为:.

13.已知点是椭圆上的一点,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已知,且,则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由椭圆定义结合题意可得,即而利用余弦定理推出,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由椭圆的定义可得:,结合,

得,

又,则在中,,

即,化简得,

故,

故答案为:

14.已知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