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练习4教案 浙教版-1.doc

发布:2019-12-04约3.13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练习4教案 浙教版 教学目标:   1.正确抄写汉字,写得匀称,能用音序和部首两种方法查字典,确定字在词语中的意思。   2.能读背两条格言,大致理解意思,并指导自己的行动。   3.改正搭配不当、关联词使用不当的病句。   4.阅读短文,能指出画面上哪些景物使人产生联想。 教学重点: 练习第2、3、4、5题。 教学难点: 第4、5题。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抄写汉字,完成练习1。   2.复习巩固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完成练习2。   3.学习两条格言,完成练习3。   二、教学过程   1.指导练习第1题。   (1)读题,明确练习要求。   (2)把这些字进行结构归类:     左右结构:颐  拜      左中右结构:澈     上下结构:荡  聚      品字形结构:晶     全包围结构:园        独体字:幽 凹 甩 垂 世 丫 (3)说一说,哪些字容易写错。   (4)要注意不同结构的字在田字格里位置不同,要写得匀称。写一写,同桌互相评比。   2.指导练习第2题。   (1)读题,明确要求。   (2)学生独立完成。   (3)检查、校对、订正。   3.指导练习第3题。   (1)读题,明确要求。   (2)读格言。   (3)教师讲解这两条格言的意思。   (4)让学生熟读。   (5)联系学生实际,说说这两条格言的意思。   (6)抄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修改病句,完成练习第4题。   2.阅读短文,指出画上的哪些景物使人产生联想,完成练习第5题。   教学过程:   1.指导练习第4题。   (1)读题,明白要求。   (2)学生独立完成。   (3)校对,订正。   2.指导练习第5题。   (1)读题,明确要求。   (2)读课后问题。   (3)带着问题自学短文,尝试独立回答问题。   (4)全班讨论,交流。 (5)齐读有关词句。 附送: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练习5教案 浙教版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共5题。第1题是学习表示人或事物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2题是辨析近义词并选词填空;第3题是句式练习;第4题是把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自豪感;第5题是阅读练习,巩固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项目——懂得同一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写作时应选择适当的句式突出句意,增强表达效果。 教学目标:   1.懂得表示人或事物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要大写,能正确地拼读音节,根据拼音写词语。   2.能根据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表示“死”的词语。   3.能仿照例句用双重否定句和反问句表达一般陈述句的意思。   4.能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5.能独立读懂短文,能划出短文的中心句,正确体会短文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能根据表达需要,正确选择句式,并说明理由。 教学重点: 练习第1、3、4、5题。 教学难点: 练习第3、4、5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表示人或事物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要大写,能正确地拼读音节,根据拼音写词语,完成练习第1题。   2.能根据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表示“死”的词语,完成练习第2题。   3.能依照例句用双重定句和反问句表达一般陈述句的意思,完成练习第3题。   教学过程:   1.指导学习第1题。   (1)拼读拼音,写出词语。   (2)全班校对、订正。(南京、雷锋、天安门)。   (3)看看这3个词语的拼音,在书写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是大写字母)。   (4)这几个词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为什么要大写?   小结:凡是表示人或事物称呼的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都应该大写。   (5)让学生再举几个例子,并写拼音。如:    xī hú lài níng zhè jiāng shěng    西湖 赖宁 浙江省   2.指导学习第2题。   (1)读题,明确要求。(填出表示“死”的词语。)   (2)指导解题方法。(先读懂句子的意思,了解各句所写的人和死的原因,再来填写适当的表示“死”的词语。)   (3)学生独立完成。   (4)全班组织讨论:各句答案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填写?   ①就义。“就义”指为正义的事业被敌人杀害。刘胡兰是为了不泄露党的机密,被捕后被敌人铡死的。   ②牺牲。“牺牲”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在战场或其他场合战死,通常用“牺牲”。   ③遇难。“遇难”指因受迫害或发生意外而死亡。“飞机失事”属于发生意外。   ④逝世。“逝世”一般用于病故或老死。周总理属于病故。   ⑤击毙。“击毙”是贬义词,指坏人被枪打死。   (5)校对后订正。   (6)小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