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讲评教案.docx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讲评教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讲评教案
设计意图
结合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本讲评教案旨在通过对学生作文的评析与指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意义,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本,关注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提升作文质量。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的核心素养。通过评讲学生的习作,提高他们运用语言文字描述文化遗产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究兴趣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以及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加深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能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展现其独特魅力。
②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合理安排材料,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2.教学难点
①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避免表面描述。
②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手法,如对比、排比、夸张等,以增强作文的表现力。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
-计算机
-投影仪
-白板
2.课程平台
-学校教学管理系统
-班级微信群
3.信息化资源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相关世界文化遗产图片、视频资料
-学生优秀作文示例
4.教学手段
-讲授
-小组讨论
-个别辅导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展示中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图片,如长城、故宫等,引导学生分享他们所了解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回顾旧知:回顾学生在本单元已学过的关于文化遗产的知识,如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等。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如何通过作文表达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和感受,强调作文的构思、选材和表达方式。
-举例说明:分析课本中提供的作文范例,讲解其结构、语言和表达技巧。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文化遗产,讨论如何撰写一篇介绍性的作文,并分享讨论成果。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讨论成果,独立撰写一篇关于某个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作文草稿。
-教师指导:教师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提供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问题,并提供修改建议。
4.课堂评讲(约20分钟)
-学生展示:邀请几名学生展示他们的作文,全班同学一起评析。
-教师点评:教师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改进的建议。
5.总结反馈(约10分钟)
-总结要点: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强调写作技巧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反馈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堂评讲的反馈,修改并完善自己的作文。
6.课后延伸(不计入课堂时间)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收集相关资料,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
知识点梳理
1.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与价值
-文化遗产的定义
-世界文化遗产的评选标准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2.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例子
-长城
-故宫
-颐和园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洞庭湖
-青城山
-黄山
-敦煌莫高窟
-都江堰
-拉萨布达拉宫
3.作文写作的基本要素
-作文的结构:开头、中间、结尾
-语言的运用:准确、生动、形象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
-文章的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
4.描述文化遗产的写作技巧
-如何进行背景介绍
-如何描述文化遗产的外观和结构
-如何表达文化遗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如何通过故事或情感体验来增强作文的吸引力
5.作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流水账式的叙述
-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避免使用过于生僻或复杂的词汇
-注意作文的格式和规范
6.文章修改与润色
-检查语法和拼写错误
-优化句子结构,提高表达效果
-增加适当的过渡语句,使文章更流畅
-根据评讲反馈,调整内容,提升文章的整体质量
7.研究和探索的方法
-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进行资料搜集
-观看相关文化遗产的纪录片或新闻报道
-参访文化遗产现场,进行实地考察
-与他人交流,分享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感受
板书设计
1.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概述
①文化遗产定义
②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列表
③文化遗产价值与意义
2.作文写作结构与技巧
①作文结构:开头、中间、结尾
②语言运用:生动、准确、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