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民兴小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操作手册.doc

发布:2017-12-21约1.7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民兴小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 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操作手册 为了有效预防我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突发事故的发生,及时控制校内突发事故的严重危害性,切实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制定如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操作手册。 工作原则 一、全程预防,全程控制:学生在饮食(食品)等环节中发生食源性疾患,造成学生病亡或者可能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重大危害,并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时启动《应急预案》。 二、分级管理,分级响应:根据食品安全事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响应。 三、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按照“教育局统一领导,学校负责配合”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落实责任。 四、加强监测,群防群控:坚持群持群防群控,加强日常监测,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引发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要做到早发现,早控制。 五、及时反应、快速行动: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要做出快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故发展,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做好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理及整改督查工作。 事故分析 按照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分为四级。 一、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一级) (一)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对50名以上学生造成严重威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 (二)伤害人数超过10人以上,有死亡病例的。 (三)超出事发学校处置能力水平的。 二、较大食品安全事故(二级) (一)事故危害严重,影响范围涉及10人以上的; (二)伤害人数在5人以上。 (三)教育局认定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三、一般食品安全事故(三级) 涉及5人以上的有食物中毒感染的 救助体系 一、学校应急指挥部 学校设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各班班主任为为指挥部成员。 (一)职责:负责对全校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1、发布启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命令; 2、领导、组织、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3、负责事故应急救援重大事项的决策; 4、负责发布事故的重要新闻信息; 5、向县政府、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事故救援情况; (二)总指挥:由校长担任 (四)成员科室及其职责:各班班主任 运行体系 (一)监测与预警 1、学校各年级各班逐步建立统一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监测报告网络体系,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构建校—年级组—班级,三级信息沟通平台。 (二)报告 1、报告人员: (1)各年级主要负责人 任何个人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不得隐瞒、迟报、谎报或援意他人隐瞒、迟报。 2、报告范围 (1)对学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损害的食品安全事故。 (2)2人以上群体性食物中毒或出现死亡病例的食品安全事故。 3、报告时限 事故发生班级在知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10分钟内做出的初次报告,根据事故处理的要求随时做出阶段报告;事故处理结束后3日内做出总结报告。 4、报告程序 按照事故分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学校负责人,负责人接到报告,立即向教育局报告,教育局向县级人民政府和药品监管部门报告。 5、报告要求 (1)初次报告 应尽可能评尽地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学校、危害程序,死亡人数,事故报告人及报告时间,报告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如有可能应当报告事故的简要经过见表三) (2)阶段报告 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见表四) (3)总结报告 包括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签订结论,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对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见表五) (三)举报 任何个人有权向学校反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隐患。 (四)通报 ①事故发现人在接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在10分钟内向学校负责人报告。 ②学校负责人接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在1小时向教育局通报。 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