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表内乘法和除法(二).doc

发布:2017-05-30约5.1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表内乘法和除法(二) 课题:总结7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7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小组合作总结,归纳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记住7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相应的乘法计算。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体验自编口诀成功的乐趣。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练一练第3题用的算式和卡片。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 1、师生谈话交流学生见过的瓢虫,然后通过课件资料让学生了解有关瓢虫的知识。 2、让学生观察素材上的情景图,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哪些数学信息?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信息的机会。 通过交流和课件,让学生了解有关瓢虫的知识,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在不自觉中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中数学信息的习惯,为后面的学习提供素材。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瓢虫吗?说一说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见过瓢虫?是什么样子的? 让有实际经历的学生充分交流。然后,放介绍瓢虫的课件资料。‘ 师:通过大家讨论看课件,我们知道了瓢虫是一种昆虫。全球大约有4200种。瓢虫身上的色彩及花纹各有不同。其中有一种瓢虫因为它身上有七个黑点,所以叫做七星瓢虫。七星瓢虫是一种益虫。我们一定要爱护它们。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六页上的图, 学生翻书看图。 师:观察这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你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图上画的有瓢虫、丝瓜(可能有人说黄瓜)和瓜叶等。 ●每只瓢虫的身上都有七个点。 ●都是七星瓢虫,一个叶子上有2只七星瓢虫,一个叶子上有3只七星瓢虫,还有两个叶子上各有一只瓢虫。 ●瓜叶上一共有7只瓢虫。 ●有两根丝瓜。 教学环节 二、合作学习。 1、师生共同完成7×1的算式和“一七得七”的口诀。然后教师提出小组合作,总结7的乘法口决的要求。要给学生充分讨论合作的时间。‘ 2、交流各组写出的算式和编出的口诀。一个小组说,其它组可补充或提出不同的意见。学生说出乘法算式和口诀,教师随机板书并给予正确引导。 3、观察7的乘法口诀,让学生说一说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然后讨论一下如果总结某一句口诀该怎么办?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学环节 三、巩固练习 1、组织同学们齐读一遍口诀,然后把口诀写在课本上。 2、让学生默记口诀,然后背诵口诀。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对口令。让同桌一起练习,然后请同学表演。 2、练一练第2题:孔雀开屏 先让同学把得数真在书,然后交流自己是怎样算的。重点是让学生用口诀来计算乘法算式。 3、练一练第3题:找朋友。教师课前准备找朋友活动中写有算式和得数的卡片,发给同学们,看谁能很快找到朋友,大家一起说出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然后让所有同学在书上连线。 教学环节 4、练一练第4题:直接把得数写在课本上,交流时说出用哪句口诀计算。 设计意图 为学生创设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合作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合作总结7的乘法口诀。培养知识迁移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交流展示各组合作学习的成果,一方面获得合作学习的愉快经验,另一方面学习7的乘法口诀及总结的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规律,使学生记住7的乘法口诀,培养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 设计意图 熟悉7的乘法口诀。 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 利用游戏形式帮助学生记忆7的乘法口诀。 采取不同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记忆口诀,提高学生用口诀计算的兴趣,同时教师也了解学生7的乘法口诀的掌握情况。 通过“找朋友”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7的乘法口诀,使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喻教于乐) 设计意图 考查学生运用口诀计算的能力。 教学预设 师:我们已经学过2—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就利用七星瓢虫身上的七个星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出示课题) 师:同学们想一想:一只瓢虫身上有七个点,写成乘法算式是7×1,口诀是什么? 生:一七得七。 师:对,那么两只瓢虫身上有几个点?怎样列乘法算式?可以总结出什么口诀?3只瓢虫身上一共有多少个点?4只、5只、6只、7只呢?现在请小组合作总结出7的乘法口诀。 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组同学想把你们整理的乘法算式和口诀汇报给大家听? (学生说时,教师板书。) ●我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