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docx

发布:2025-04-02约3.83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意境,感受诗人情感。

掌握生字词,如融、燕、鸳鸯、惠崇、芦芽、河豚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感悟、小组合作、借助注释和插图等方式理解古诗内容。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之情,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生机。

体会诗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教学难点

感悟诗歌蕴含的情感,体会诗人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同学们,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都用优美的诗句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三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去感受诗人笔下春天的独特魅力。(板书课题:古诗三首)

2.简单介绍这三首古诗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绝句》

作者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描绘了草堂周围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

《惠崇春江晚景》

作者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惠崇是北宋名僧,能诗善画。苏轼的这首诗是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三衢道中》

作者曾几,南宋诗人。这首诗写了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0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三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教师范读,重点指导以下生字的读音:

融(róng),不要读成yóng。

鸳鸯(yuānyāng),注意鸯字的读音。

崇(chóng),翘舌音。

豚(tún),前鼻音。

3.学生再次朗读,读准字音后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4.指名朗读三首古诗,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价朗读是否正确、流利。

5.全班齐读,读得通顺、流利。

(三)学习《绝句》(15分钟)

1.理解诗句意思

出示诗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指名说说迟日的意思,教师引导:迟日就是春日,春天白天渐长,所以说迟日。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教师总结:春天阳光明媚,江山秀丽如画。春风轻轻拂过,送来花草的芳香。

出示诗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引导学生看插图,说说图上燕子和鸳鸯的状态。

提问:泥融是什么意思?(泥土湿润)

让学生尝试理解这句诗的意思,教师讲解:泥土湿润,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沙滩在阳光的照耀下暖暖的,鸳鸯相互依偎着在上面睡觉。

2.体会诗歌意境

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这幅画面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春天?(生机勃勃、温暖美好)

提问: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如何体现春天的特点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通过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等景物,展现了春天阳光明媚、万物复苏、充满活力的景象。)

3.感悟诗人情感

引导学生思考:诗人杜甫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想表达怎样的情感?

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总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朗读指导

教师范读,读出欢快、愉悦的语气。

学生模仿朗读,注意节奏和韵律: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评价,然后全班齐读,读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5.背诵古诗

学生自由背诵,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情况。

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四)学习《惠崇春江晚景》(15分钟)

1.解题

引导学生理解惠崇春江晚景这个题目的意思。(惠崇画的一幅描绘春江晚景的画)

介绍惠崇及这首诗是苏轼为其画作所写的题画诗的相关知识。

2.理解诗句意思

出示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让学生说说对竹外三两枝的理解。(竹林外有两三枝桃花刚刚开放)

提问:为什么说春江水暖鸭先知?(鸭子在水中嬉戏,最先感受到江水温度的变化)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教师总结: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到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出示诗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讲解蒌蒿芦芽河豚等词语的意思。

让学生尝试理解这句诗的意思,教师讲解: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正是河豚从大海回归,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