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诗三首 9 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pptx

发布:2022-01-12约1.74千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看图猜节日;端午节;中秋节; 过年吃饺子、放鞭炮,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我国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是诗的国度,很多古诗都是以传统节日习俗为题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三首。这三首古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怎样的节日情景?快来读一读吧!;9 古诗三首;学习目标;第1课时; 字词学习;; 音符 摇摇欲坠 魂不守舍 ;借问 酒馆 何首乌 放牧 ;兄弟 独自 形态各异 佳肴 ;初读古诗;元 日;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宋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诗作有《书湖阴先生壁》《泊船瓜洲》《登飞来峰》《梅 花》《元日》等。 ;背景介绍;元 日 [宋]王安石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品读古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古时汉族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故又名岁酒。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屋,因为是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 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年纪较长的在后。;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认识“桃符”;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怎样的节日氛围?; 《元日》这首诗描写了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抒发了诗人革新政治的豪情,充满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第2课时;第一首诗的学习方法是什么?;清 明; 杜牧(803—853) 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世称“杜樊川”。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著有《樊川文集》。;初读古诗; 清明节在仲春(农历二月)与暮春(农历三月)之交,也就是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清明本是二十四节气中“春雨惊春清谷天”的第五个节气,清明节则是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节期间,人们踏青出游、祭祖扫墓、缅怀先人。;品读古诗;从这句诗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人为什么要向牧童询问酒家呢?; 《清明》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清明时节,孤身行路时的感受和心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wéi)(约 701—761) 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世称“王右丞”。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王维的诗多咏山水田园,苏轼评价其诗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独 在 异 乡 为 异 客, 每 逢 佳 节 倍 思 亲。 遥 知 兄 弟 登 高 处, 遍 插 茱 萸 少 一 人。; 如何理解题目《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品读古诗; 诗意: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逢重阳佳节就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诗意: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个而生遗憾之情。; 诗人远在他乡,是怎样知道家乡的兄弟“登高”“插茱萸”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描写了九月九日重阳佳节的情景,自然而真切地表达出诗人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结构梳理;随堂练习;教材习题;默写指导:注意“魂”的写法,右部里面有撇折和点, 不要 漏掉。“牧”字可以根据会意字的特点记忆。; 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②《清明》写的是清明节。写出了清明时节 细雨纷纷,上坟赶路的人失魂落魄,向牧童询问哪里有酒馆,牧童伸手指了指遥远的杏花村的情景。 ;③《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重阳节。写 出了诗人身在异乡,遥想家中亲人插上茱萸 登高,他们也在思念自己的情景。;▏活动提示 ▏;拓展空间;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课后作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